陈晓克沉思良久。
他知道,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或生产问题,而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和战略需求。
全国人民都在为了国家恢复生产,并支援抗美援朝作战努力,他是不能拖后腿的。
他仔细地想想,如果不依靠现代工业,如何能够做到快扩张产能的办法。
实际上办法还是有的,后世有许多这样的经验。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沈局长:“局长,这任务既然是省委下达的我们必须完成,但靠老办法肯定不行。
我们必须将现在的产业升级。”
“怎么个产业升级法?”
沈局长急切地问道。
“也就是在水泵机组生产上深化协作,也要扩大协作,建立‘总厂-分厂’制度。”
“具体情况说说看。”
“前进厂作为总装核心和研中心,也就是总厂,需要进一步简化、优化图纸,制定更严格的零部件检验标准和工艺卡片,像散图纸一样分给协作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6章500台(第22页)
还要进一步简化生产流程,提升协助厂的生产能力,让其他工厂更快地完成生产任务。
要扩大协作范围,将一些有潜力的私营小铁工厂、铜匠铺、白铁社、铁匠铺也纳入协作体系,承担更简单的零件生产,进行标准化培训。
这样可以扩大各零部件的生产数量。
而最重要的,是说服民生机器厂和通用机械厂进行设备和技术改造,让他们各新增一座冲天炉、添置大型龙门刨床和落地车床。
这是扩大产能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在我们前进厂建立新的总装车间,培训专门的职工进行总装训练,学习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经验,将装配分解为多个工位,工人专人专岗,提高总装效率。”
“这个办法不错,工业局将全力协助你们,劝说民生厂和通用厂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市里会协助他们扩建的,而扩大协作范围我认为也是对的,应该动员更多的相关人员也加入这场战役当中。”
“对,这就是一场战斗,我们要把更多的人动员起来,打赢这场战斗。”
说起战斗沈局长就兴奋起来,他也更有信心了。
战争年代大家不是也是依靠群众,一起把敌人打败的吗?
“我知道这需要市里和工业局投入大量资源来协调和支持,”
陈晓克最后说,“但这是唯一能实现省委目标的道路。
我们‘前进厂’保证,全力以赴,攻克技术和管理难关,把所有经验毫无保留地推广出去!”
沈局长重重地拍了拍陈晓克的肩膀:“好!
有你这句话,我就有底了!
你们只管往前冲,协调资源、说服厂家、申请拨款的事,我这个工业局长,就是磕破头也要给你们办下来!”
一场以“前进机械修理厂”
为技术核心,以全市工业协作网为骨架,以完成省委五百台任务为目标的产能攻坚战,在荣誉和压力的双重驱动下,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
省委下达的五百台锅驼机的任务,像一座大山压在工业局党委每个人的心头。
沈局长主持的会议开得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同志们,省委的决心很大,这是政治任务,更是保丰收的战斗,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生产计划科的科长摊开双手,“我们现在最大的瓶颈,不是人手,不是技术,是材料!
是设备!”
“算笔粗账:一台锅驼机连锅炉带水泵,毛重接近三吨,净用生铁铸件也得一吨多!
五百台,就要六百吨以上合格的铸造生铁!
还有相应的焦炭、铜料、钢材…咱们nc市全年的计划指标,砸锅卖铁也不够!”
“还有,”
设备科的同志补充道,“要扩大产能,民生厂、通用厂就得添设备!
大型冲天炉、龙门刨、落地车床、镗床…这些咱们江西自己解决不了,都得指望从上海、武汉甚至东北调拨!”
沈局长掐灭烟头,斩钉截铁:“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能等,我亲自带队,出去跑!
家里的事,老李你坐镇,协调现有物资,保证现有生产线不能停!”
一场跨越数省的“求援之旅”
就此展开。
第一站:武汉,华中钢铁公司。
沈局长带着供应科的骨干,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