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误了前线的时间。
而加班成为常态,让陈晓克不得不安排一顿晚饭。
老师傅们主动留下来带徒弟,年轻人也抢着多学多干。
以前可能觉得“差不多就行”
的工艺,现在大家开始琢磨如何能“干得更好、更快”
。
一个小改进、一个小窍门,都会很快在车间里传播开来。
几个师傅也愿意把更多的技术,教给年轻的学徒们。
“献给最可爱的人”
:车间墙上贴出了新的宣传画和成绩表,上面写着“多生产一个零件,就是多消灭一个敌人!”
工人们会在完成的重要零件箱上,用粉笔写上“献给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后世,虽然陈晓克也能在国家取得重大成绩时感受到这种激情。
但是总感觉没有这里这么浓烈,好似大家已经压抑了很久,需要更加激情澎湃的释放。
“前进机械修理厂”
这座小小的院落,就像全国千万个工厂一样,伴随着前线胜利的号角,以另一种方式,更加有力地轰鸣起来。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一下就让全国人民沸腾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章坦克配件换了(第22页)
百年来中国对外作战胜少败多。
哪怕是抗日战争,中国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取得胜利,而且还是先败后胜。
现在出国作战还没有一个月,就取得第一次战役的胜利,消灭了数万联合国军,打破了以美国为的27国部队。
这完全让国人一下信心大增,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前景有更大的期盼。
……
这天下午,熟悉的军绿色吉普车再次卷着尘土停在了厂门口。
徐科长风尘仆仆地下了车,他的神色依旧精干,但眉宇间少了几分上次的急切,多了几分深沉的思虑。
陈晓克和闻讯赶来的刘师傅、魏师傅连忙迎了上去。
“徐科长!
欢迎欢迎!”
陈晓克热情地握手。
“晓克同志,刘师傅,魏师傅,又来打扰你们了。”
徐科长笑了笑,目光扫过院子里摆放的坦克零件,眼神有些复杂。
他没有像上次一样急着去看车间,而是示意到办公室谈。
众人落座后,徐科长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晓克同志,几位老师傅,我这次来,是带来了司令部的新指示,也是新的任务。”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情况有了变化。
前线部队正在陆续换装苏制坦克,火力、防护、机动性,都比我们现有的美式、日式老坦克强得多。
司令部决定,现有的老旧坦克将逐步退出一线,转为训练和二线警戒。”
现有的日制和美制坦克都是二战早期坦克,没有办法跟现在美制26“潘兴”
重型坦克、4a3e8“谢尔曼”
中型坦克和46“巴顿”
中型坦克对抗。
加上后勤补给不足,哪怕是前进厂能够生产一些配件,也是不行的。
因为像动机和火炮这种大建前进厂就不能生产。
听到这话,刘师傅下意识地“啊”
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失落。
这意味着,他们为之付出了无数心血的那些坦克配件,需求将会大幅减少。
徐科长看在眼里,语气缓和了些:“老坦克退出一线,不是说不重要了。
训练和警戒同样需要装备完好。
但是,”
他话锋一转,“大规模、高强度的零件消耗和补充,确实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
“那…长,我们厂…”
陈晓克试探着问。
实际上陈晓克心里是有准备的。
“这就是我带来的新任务。”
徐科长身体微微前倾,“司令部对你们‘前进厂’的能力非常认可。
老坦克的维修需求减少,但新的、更巨大的需求出现了——苏式装备的后勤保障!”
他拿出两份清单,推给陈晓克。
“这一份,”
他指着第一张纸,“是苏式坦克的低易损件清单。
t-34坦克结构坚固,但有些外部和简单部件同样容易损坏,而且苏联配件供应紧张,运输漫长。
司令部希望你们能优先试制和生产这些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