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1950年的机械师 > 第24章 技工学堂

第24章 技工学堂(1 / 2)

第24章技工学堂(第12页)

夜色已深,陈晓克仍对着一叠摊开的图纸和资料愁。

台灯的光晕下,是他紧锁的眉头。

完全摒弃现代物料,仅靠1950年的基础去生产那些坦克配件,思路是清晰的,但每一步都仿佛要踩着刀尖走过。

气缸头可以用铸铁翻砂,但废品率会高得吓人;离合器片的摩擦材料只能用土法烧结,性能堪忧;而最大的拦路虎——齿轮,没有滚齿机,那用铣床分度头一个一个齿铣削的原始方法,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麻。

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对老师傅的消耗极大…这条路,走得通,但代价巨大,且无法持久。

“不能这么硬闯。”

陈晓克揉着太阳穴,自言自语。

符老的警告言犹在耳,大规模搬运此路不通,但少量、精准、隐蔽的支援,或许是唯一可行的折中方案。

现在不可能完全摆脱对现代的依赖。

他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可以少量多次地搬运。

不再输送成品,甚至减少半成品,而是输送能催生本土制造能力的核心部件。

他的目光落在“滚齿机”

三个字上。

对,就是它!

如果能造出一台属于自己的滚齿机,齿轮问题就迎刃而开。

他立刻开始规划,在现代定制滚齿机最核心的部件——精密主轴总成、分度蜗轮副、高精度丝杠。

这些部件技术含量浓缩,体积相对小巧,便于运输。

更重要的是,它们只是“零件”

,而非整台充满现代痕迹的机器。

而在1950年的南昌,“前进厂”

将利用本地铸造能力制造笨重的床身、立柱,用自家的刨床、铣床进行加工,最后将所有部件总装起来。

这样,一台诞生于1950年的“本土”

滚齿机就出现了。

输入的现代因素被降到最低,但带来的技术提升是跨越性的。

然而,这个计划有一个致命的前提:他陈晓克自己,必须先掌握装配和调试这台精密机器的能力。

总不能把珍贵无比的核心部件运过去,却因为装配失误而变成一堆废铁。

刮研、校准、精度调整…这些手艺活,光靠图纸和说明书是学不来的,必须亲手去摸,去练,去失败无数次才能找到手感。

可是,去哪找这些老设备来练手?

他手头那点钱,采购了核心部件后已是捉襟见肘,再租场地、买旧机床…他感到一阵无力。

他询问了一下旧机床的情况,这些老旧机床本身不值钱,但是需要运输加上维修保养,还是要花不少钱。

这还得依靠旧版人民币了。

陈晓克盘算着要拿出多少钱币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那个熟悉的荷花头像。

“青云谱昌南三店工业区,朱桥东路29号仓库。

明天去接收。”

信息来自符老的管家,言简意赅。

陈晓克一愣,下意识地回复:“什么?接收什么?符老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真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个电话直接打了进来,是符老本人。

“小子,”

符老的声音有些急促,“你这不要命了?还要送过去东西?”

“我不是继续输送物资,而是要练手,带技术过去,少量输入核心部件。”

陈晓克解释一下。

“好,”

符老知道错怪了陈晓克,他马上就想到陈晓克财力并不足的问题,“你的难处,我清楚。

你想练手艺,想搞技术的想法是对的。

但你手头那点钱,经不起折腾。

从那边带东西过来换钱,每一次都是在走钢丝,你赌不起,我更赌不起。”

陈晓克还想坚持一下自己的独立性:“符老,我可以慢慢来,我自己能…”

“时间不等人。”

符老轻轻打断他,“你等得起,那边也等不起。

别犯倔,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技工学堂(第22页)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仿佛能看透陈晓克的挣扎,语气放缓了些,却更显深沉:“过两天,我给你一个新的地址,去了报你的名字就行。

里面该有的设备都有,缺什么工具、材料,直接跟里面的负责人提,他们会给你安排好。

以后那里就是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未婚夫劝我大度,我挺孕肚嫁他死对头 权力巅峰:美人如玉 闷骚前男友空降,成了我老板 你选白月光,离婚撤资你哭啥? 灵气复苏我是警察我要打击犯罪 春夜难缠 被爷爷逼婚后遭不住了,七爷掐腰猛宠 胜者即是正义,分奴圣骑怎么你了 刚过青春期就无敌了,这正常吗? 我,觉醒龙躯虎体,干啥都很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