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身在涅盘之海中开辟的微型道域,秦墨先将心神沉入那枚刚刚交易得来的因果奇点。
这奇点看似只有拳头大小,光华内敛,但以神念探入,便能感受到其中如同宇宙漩涡般纠缠、奔涌的无数命运轨迹。
它们代表着某个未知宇宙在某个关键节点所面临的所有可能性:文明的飞跃或陨落,英雄的诞生或堕落,世界的救赎或终结……无数因果线交织、碰撞,最终汇聚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奇点”
。
秦墨并未试图去主导或选择某个可能性——那并非他当前境界所能及,也违背他“观察与引导而非强行干预”
的原则。
他做的,是将这枚因果奇点缓缓置于自身万象归流道域的核心,让其成为道域“因果”
与“命运”
环节的参照与养分。
道域内,那原本基于自身经历与感悟形成的、相对简单的因果网络,在接触到这枚来自异宇宙的、高度凝聚的因果奇点后,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无数更加细微、更加复杂的因果丝线开始自衍生、交织,与道域内演化的世界生灭、文明兴衰更加紧密地结合。
秦墨盘坐于道域中央,心神与这枚因果奇点以及整个道域的因果网络相连。
他仿佛化身亿万,同时体验着那个未知宇宙中,无数生命在命运转折点前的挣扎、抉择、希望与绝望。
这种体验并非简单的旁观,而是以一种近乎“道”
的视角,去剖析因果形成的规律,命运转折的内在逻辑,以及个体意志与宏观趋势之间的微妙互动。
他看到了一个科技文明在面临资源枯竭时,是选择向内挖掘潜能实现心灵飞升,还是向外动战争掠夺他界,亦或是陷入内斗自我毁灭……
他看到了一个修行天才在道心考验中,是坚守本心历经磨难终成大道,还是堕入魔道成力量遗祸苍生,亦或是道心破碎泯然众人……
无数种可能,无数条道路,都在因果奇点中激烈碰撞、演算。
秦墨自身的“万象归流”
大道,在这种极致的因果演绎中,得到了极大的淬炼与提升。
他对“命运”
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线性与宿命,而是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与动态平衡的奥妙。
他的道域因此变得更加“真实”
,演化的世界不再仅仅是法则的堆砌,更充满了命运的张力与生命的厚重感。
“原来,命运亦是‘流’之一种,看似无常,实则有其内在脉络。
平衡之道,于命运长河中,便是护佑那万千可能性,不使其因一时之极端而彻底断绝。”
秦墨心中明悟渐深。
他对因果奇点的解析,不仅增强了自身道域的底蕴,更让他对“筑涅”
中期需“悟法”
——理解其他宇宙根本法则——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命运法则,无疑是诸多宇宙中普遍存在且至关重要的根本法则之一。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着手利用从海市交易来的那片“世界树初生之叶”
。
这片树叶虽来自新生宇宙,却蕴含着最本源的生机与创造法则,其价值不在于力量多强,而在于其“纯粹”
与“初生”
的特性。
秦墨将其融入道域中代表“创造”
与“生”
的环节。
顿时,道域内那些演化中的世界,仿佛被注入了最纯净的生命源泉,草木更加繁茂,生灵更具灵性,新生的文明也涌现出更多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思潮。
这片树叶如同一个高活力的“种子”
,极大地优化了道域生命演化的质量。
处理完主要收获,秦墨又让墨灵(道枢)将海市中的见闻,尤其是关于筑涅之境划分(筑体、悟法、概念本源)以及“绝地”
、“巡天者”
等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与分析。
“师尊,根据信息交叉验证,‘筑体’阶段主要是在涅盘之海稳固自身,完成至少九次成功的筑涅循环,使存在本质足以承受更深层次的法则冲击。
‘悟法’阶段则需要主动接触、解析并融合至少三种以上不同宇宙群落的根本法则,使自身大道具备更强的普适性与包容性。
至于‘概念本源’……信息极少,只知其涉及宇宙最底层构架,如‘存在’、‘虚无’、‘时间’、‘空间’等概念的源头之力。”
墨灵汇报着分析结果。
“九次筑涅循环,融合三种以上根本法则……”
秦墨默默记下。
他目前完成了两次筑涅循环,初步解析了“唯识”
(心念)、“绝对理性”
(逻辑)等法则,但尚未真正融合。
前路清晰,却也漫长。
“关于‘绝地’,目前可信度较高的有两处:‘永眠坟场’,据说是远古强大存在陨落后,其不灭道韵与执念交织形成的危险区域,充斥着各种诡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