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能不能下周就去我们厂里看看?”

“没问题。”

陈砚东合上文件夹,“我带两个学生,咱们去现场摸清楚情况。

不过得提前说,现场调研时,希望能让我们跟操作工、班组长多聊聊,光看设备参数不够。”

周三清晨,陈砚东带着周彤和研二学生林晓宇,坐高铁去了恒通重工所在的青州市。

车间里的轰鸣声比视频里更震耳,空气中飘着切削液的刺鼻气味,头顶的吊扇转得慢悠悠,吹不散闷热。

王海涛陪着他们,手里攥着个分贝仪,时不时看一眼。

“陈教授,您看这几台立式加工中心,都是进口的,参数没问题啊。”

车间主任老杨指着设备,语气里有点不服气。

陈砚东没说话,蹲在机床旁,看着操作工小李把加工完的变箱壳体搬下来,放进旁边的料框。

等小李搬完第三个,他突然问:“你每次搬完,都要等料框满了再叫叉车吗?”

小李愣了愣,擦了把汗:“是啊,领导说省点叉车油钱。”

“那你等料框满的这十分钟,机床是不是得停着?”

陈砚东的问题如同一把利剑,直插要害,让老杨有些猝不及防。

老杨刚想开口反驳,却被林晓宇抢了先。

只见林晓宇迅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秒表,动作娴熟地按下开始键,然后盯着秒表说道:“杨主任,您看,这台机床加工一个壳体需要整整8分钟,而小李搬料却需要2分钟,再加上等待料框满的10分钟,这意味着每加工3个零件,机床就会因为等待料框而被迫停顿10分钟。

您想想看,一天下来,这样的停顿会导致少加工多少个零件呢?粗略估计一下,至少也有20多个吧!”

与此同时,周彤也没有闲着。

她站在一旁,手持平板电脑,笔尖在屏幕上飞快地舞动着,仿佛在绘制一幅精密的地图。

不一会儿,一幅草图便呈现在了屏幕上。

周彤指着草图对陈砚东说:“陈老师,您再看看这条物流路线。

叉车从原料区到1号机床,必须要绕开3号机床的出料口,这样每次都得多走50米。

一天下来,叉车要跑200趟,那就是10公里啊!

这光在路上就白白浪费了整整两个小时呢!”

王海涛脸色变了,掏出手机给技术部打电话:“你们怎么没现这些问题?!”

陈砚东拉了拉他的胳膊,低声说:“不是技术部不专业,是他们没站在操作工的角度看。

有时候问题不在设备,在人和流程的匹配上。”

调研完已是傍晚,王海涛非要请他们吃饭。

饭桌上,他拿出份初步合作意向书:“陈教授,我们信得过您,就按您说的,分阶段交付,先付30预付款。”

陈砚东接过意向书,翻到知识产权那页,眉头皱了起来:“王总,这里写‘所有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不太合适。

我们这次要用的动态调度算法,是我们团队去年在学校申请的专利雏形,只能授权贵厂使用,所有权还得归学校。”

王海涛放下筷子,脸色有点为难:“这……我们花钱做的项目,成果不该归我们吗?”

“您听我算笔账啊。”

陈砚东边说着边从包里掏出纸笔,然后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这个算法呢,我们可是投入了整整18万的研经费啊!

而这次与您的合作呢,我们只收取您区区50万而已,这其中还包含了设备改造和软件调试的费用呢!

您想想看,如果这个算法的所有权归您了,那我们后续可就没办法再用这个算法去帮助其他企业了呀,这不就相当于我们亏掉了前期的研成本嘛!”

陈砚东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想给王海涛一些时间来消化他刚刚所说的话。

接着,他又继续说道:“不过呢,我们可以做个约定,如果后续贵厂想要对这个算法进行升级的话,我们可是有优先合作权的哦!

而且呢,到时候给您的费用还可以打个八折呢,这样对双方来说都比较公平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章:樱花盛开时的科研课题邀约(第22页)

王海涛听完陈砚东的这番话后,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对陈砚东说:“嗯……我觉得您说的有一定道理。

这样吧,我先给我们公司法务打个电话,商量一下具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快穿:嘻嘻,你的渣男,我的忠犬 重生之我绝不当舔狗 寿命只剩一年,我靠万魂幡无限续命 送葬者:陆上最强雇佣军 副本游戏:我与神明画押,神明骂我开挂 罗小黑:鹿野向我表白!? 独断诸天 重生之我在南洋当女王 快穿之心机女上位攻略 快穿,可怜崽崽被爸爸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