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数据通过神经连接传输过去。学徒们的虚拟屏幕上,立刻出现王磊的“第一视角”:螯爪的力度反馈、触须的振动频率、土壤阻力的细微变化……
“注意,当触须传来‘咔嗒’声,说明碰到硅晶结核,要像这样调整犁头方向……”王磊的声音通过头盔内置通讯器传来,他看着学徒们笨拙地模仿他的动作,犁头时而太深时而太浅,忍不住笑了——就像看到自己刚改造完时的样子。
张岚则在反重力引擎测试场,向改造者学习“高温作业呼吸法”。王磊的神经信号告诉她:“140℃时,用鼻吸4秒、屏息2秒、口呼6秒,让肺部保持微正压,减少热空气吸入……”她跟着节奏呼吸,果然感觉胸口的灼痛感减轻了许多。摘下头盔时,她发现王磊的螯爪正悄悄为她挡住刺眼的引擎强光。
“现在知道我们为什么能扛8小时了吧?”王磊咧嘴笑,螯爪的硅膜反射着金光,“不是因为‘强’,是因为有‘方法’——这些方法,本来就该属于所有人。”
李素的生物监测仪记录下一个惊人数据:参与教学的改造者,其共生基因活性从31%升至58%;学习技能的未改造者,体内竟开始表达微量的“硅适应酶”(原本只有改造者和“青龙种”有)。“教学不仅是技能传递,还是基因共振!”她激动地向诸葛青阳汇报,“改造者的碳硅基因通过神经连接‘感染’了未改造者,未改造者的智慧基因也反过来稳定了改造者的共生系统——这才是《大同鼎》想要的‘兼爱’!”
半人马历395日,《兼爱积分修正案》实施第一周。
议会厅的全息数据屏上,新的数据让所有人热泪盈眶:未改造者技术岗位申请通过率从38%升至67%;改造者共生基因活性平均提升42%;最令人振奋的是,那个握着青铜扳手的少年学徒,在王磊的教学下,成功考取了“反重力引擎初级维护证书”,他的名字后面跟着一行小字:**“教学积分来源:王磊,20小时硅壤深耕教学。”**
就在此时,《大同鼎》突然释放出柔和的白光。
白光穿透议会厅的量子釉穹顶,在大厅中央的地面上投射出六个金色的篆字——“兼相爱,交相利”。每个字都像活的一样,笔画中流淌着龙纹的力量与云纹的温柔,交织成一张巨大的能量网,将改造者和未改造者的身影都笼罩其中。
诸葛青阳走到光网中央,《大同鼎》纹身与篆字共振,九个光点全部亮起。他想起《墨子·兼爱下》的句子:**“‘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他看向王磊和张岚,两人正肩并肩站在光网中,王磊的螯爪轻轻搭在张岚的肩上,张岚的手则握着王磊的触须——一个是改造者的力量,一个是未改造者的智慧,在光网中融为一体。
“这就是‘共生者’的真谛。”诸葛青阳的声音传遍大厅,也传遍了整个“兼爱城”,“‘有力者疾以助人’——改造者用力量帮助未改造者适应环境;‘有财者勉以分人’——未改造者用智慧帮助改造者完善共生;最终,‘兼相爱,交相利’——我们不再是‘改造者’或‘未改造者’,我们只是‘人’,是共同托举文明火种的‘共生者’。”
阿米尔抱着《墨子》残卷,站在《大同鼎》的投影光网中,残卷上的文字与穹顶的篆字产生共鸣,泛黄的麻纸上,“兼爱”二字渐渐变得清晰,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终于在半人马座α星找到了它的归宿。
张岚看着全息屏上少年学徒的名字,眼眶又湿了,但这次是笑着流泪。她知道,那个握紧扳手的少年,以后再也不会因为“未改造”而被拒绝——因为他将在改造者的教学中学会生存,而改造者,也将在他的智慧中学会“为众”。
王磊的银色触须与《大同鼎》的云纹共振,他“听”到鼎内文明胚胎的笑声,那笑声像无数个声音在合唱:有改造者的鳞爪敲击声,有未改造者的笔尖沙沙声,有硅基微生物的振动声,有青铜稻穗的生长声……所有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名为“兼爱”的歌。
穹顶下,金色的“兼相爱,交相利”篆字缓缓旋转,将光芒洒向“兼爱城”的每一个角落——那里,改造者和未改造者正并肩扛着青铜构件,一起调试反重力引擎,共同收割八卦根系的稻穗,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同样的笑容:那是放下“强弱”执念,拥抱“共生”智慧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