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厚点,汗就好了,”
崔姝仔细帮苏木掖好被角,连脖颈处的缝隙都塞得严严实实,“我再去加点姜片在小米粥里,驱驱寒,对退烧有好处。”
苏锦从学校打来视频时,苏木正靠在床头,脸色还有些苍白,嘴唇也没了往日的血色。
她刚接通视频,目光落在父亲脸上,立刻皱起眉,带着点撒娇的急切:“爸,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不是生病了?声音也哑哑的。”
苏木强打起精神,扯出一个笑容:“没事,就是小感冒,了点低烧,休息两天就好。
你在学校好好上课,别担心家里,跟同学好好相处,别总熬夜写公众号推文。”
“怎么能不担心!”
苏锦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屏幕里能看到她着急的模样,“妈,你一定要让我爸好好休息,别让他再操心公司的事,有什么事让秦叔叔多担待。
我周末就回去看你们,给你带学校门口那家的冰糖炖梨,老板说放了川贝,治感冒特别好。”
徐佳莹接过手机,笑着安抚:“放心吧,我盯着他呢,保证让他乖乖卧床,连电脑都不让他碰。
你在学校照顾好自己,记得按时吃饭,别总吃泡面,营养跟不上怎么好好学习。”
挂了视频,苏木靠在床头,看着徐佳莹坐在旁边的书桌前处理公司邮件。
她特意把笔记本电脑搬到卧室,一边工作一边照看他,键盘敲击声轻轻的,像细雨落在窗玻璃上的声响,不会打扰人休息。
苏木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光,目光落在床头的书架上,看到了苏锦高中时写的养花日记旧册。
封面是淡绿色的硬壳,上面贴着苏锦亲手画的多肉-图案,边角被岁月磨得有些卷边,却被保存得干干净净。
他伸手拿过日记,轻轻翻开。
第一页写着“202x年3月12日,今天跟崔姝阿姨学种多肉,她告诉我要少浇水,多肉怕涝,还说不同品种的多肉晒太阳时间不一样,得记下来”
,旁边还画了个胖乎乎的多肉-图案,旁边用彩色笔写着“要好好长大呀”
。
往后翻,还有她记录第一次种活多肉的喜悦:“202x年5月20日,我的多肉开花了!
小小的粉色花朵,特别可爱,崔姝阿姨说这是个好兆头,说明我照顾得好。”
一页页翻下去,日记里的字迹从稚嫩的小学生体变得工整清秀,记录的内容也从简单的种植步骤,变成了对生活的感悟。
“照顾多肉就像照顾自己,不能太急躁,要耐心等待,才能看到它最美的样子”
“遇到困难别放弃,就像多肉缺水时会蔫,但浇点水就能恢复,我也要像它一样坚韧”
。
苏木看着这些文字,嘴角忍不住上扬,心里满是欣慰。
女儿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从一个只会跟在崔姝身后问东问西的小姑娘,变成了能独立运营公众号、懂得关心家人的大学生。
徐佳莹处理完邮件,保存好文件,抬头看到他对着日记笑,轻声问:“看什么呢,这么开心?是不是看到锦儿小时候的糗事了?”
“看锦儿的养花日记,”
苏木把日记递过去,指尖还停留在某一页,“你看她高中时写的,说要像多肉一样坚韧,现在还真做到了,公众号做得越来越好,上次还主动帮邢梦洁宣传救助站,懂得为别人着想了。”
徐佳莹接过日记,翻了几页,眼里满是温柔的笑意:“咱们锦儿一直很懂事,就是有时候太要强,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你也是,总把公司的事、家里的事都扛在自己肩上,不知道心疼自己,这次烧就是给你的警告,以后可得注意休息。”
苏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不也是想让你们过得好点嘛,木槿刚稳住阵脚,还有很多事要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不过说真的,难得这么清闲,不用想合同细节,不用跑东跑西对接工作,靠在床头看看日记,听听雨声,还挺舒服的。”
“舒服也得好好养病,”
徐佳莹放下日记,起身去拿体温计,“我已经给张爷爷打电话了,他说家里有点事,处理完就过来给你诊脉,咱们好好调理调理,别留下病根,不然老了容易落下关节炎。”
老中医张爷爷来得比预想中快,还提着个棕色的皮质药箱,箱子边角有些磨损,却是他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诊脉包、银针和几包常用药材。
他走进卧室,先让苏木靠在床头坐好,然后伸出手指搭在他的手腕上,闭上眼睛仔细感受脉搏跳动,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片刻后才缓缓睁开眼。
“没什么大事,就是长期劳累导致气血不足,又淋了雨受了风寒,才引的低烧。”
张爷爷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沉稳。
“我给你开几副驱寒补气的药,每天一副,早晚各煎一次,喝的时候加少许红糖,能缓和药味。
记得这几天别吃油腻、辛辣的东西,也别喝浓茶咖啡,多喝小米粥、吃点清淡的蔬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