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梦洁怀里的“腊腊”
猫早就睡熟了,小爪子搭在她的胳膊上,出轻轻的呼噜声,像台小马达。
她轻轻摸着小猫的背,声音软软的:“我也是,以前在救助站过年,只能跟十几只小猫一起,煮一大锅猫粮当年夜饭,给它们系上小红绳,自己啃面包。”
“现在有你们,还有腊腊,觉得特别幸福。
明年除夕,我要把救助站的小猫都带过来,给它们穿小围巾,让它们也感受感受年味,说不定还能帮它们找到领养的家人。”
苏锦和沈亦舟坐在地毯上,头挨着头翻看下午拍的照片。
平板电脑里存满了今天的热闹:徐佳莹包兔子饺时沾着面粉的指尖,崔姝擀面皮时翻飞的手腕,苏木贴福字时踮脚的模样,还有烟花绽放时大家仰头的笑脸。
“你看这张,”
苏锦指着一张照片,里面沈亦舟正帮她调整簪,阳光落在两人脸上,她的嘴角还沾着点桂花糕的碎屑。
“拍得真好,等开学了我要洗出来,放在宿舍的相框里,想你们了就看看。”
沈亦舟握紧她的手,指尖轻轻蹭过她的手背,轻声说:“等暑假回来,咱们再拍更多照片,春天拍巷口的桃花,夏天拍河边的荷花,秋天拍院里的桂花,冬天拍腊梅,把乌镇的四季都拍下来,做成一本相册,以后老了还能一起翻着看,回忆今天的日子。”
守岁的时光在聊天中悄悄溜走,炭火盆里的炭渐渐燃成灰烬,只余下一点温热。
崔姝看了看手机,起身说:“快两点了,我去厨房煮五更饺,老话说初一吃五更饺,来年顺顺利利,咱们都得吃几个。”
她走进厨房,很快就传来烧水的声音,还有饺子下锅的“扑通”
声,香气再次飘满院子。
徐佳莹帮着收拾桌子,把空碗叠好,用抹布擦去桌上的糖渣。
苏木则去院子里熄灭炭火,往盆里浇了点水,“滋啦”
一声,最后一点火星也灭了,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李默、周慧和邢梦洁也陆续起身告辞,李默说初一要去给杨大爷拜年,周慧要早点开门迎客,邢梦洁则惦记着救助站的小猫,约定好初一上午再来苏木家聚。
送走众人,苏锦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揉着眼睛说:“我困了,要去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拜年呢。”
沈亦舟帮她把外套披好,送她上楼,自己则留在楼下,帮苏木和徐佳莹收拾院子。
把彩灯的插头拔掉,把灯笼的穗子理整齐,还把石桌上的瓜子壳扫进簸箕里。
“亦舟,辛苦你了,这么晚还让你忙活。”
徐佳莹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手里还拿着刚温好的牛奶,“快喝点牛奶,暖暖身子。
锦儿这孩子有时候有点任性,爱耍小脾气,你多让着她点,要是她欺负你,你就跟我说,我替你教训她。”
沈亦舟接过牛奶,笑着摇头:“阿姨您放心,锦儿很懂事,我们平时都互相体谅。
我打算毕业以后跟锦儿一起在乌镇定居,找份跟江南文化相关的工作,陪着你们,咱们一家人一直在一起。”
苏木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认可:“好小子,有你这句话,我和你阿姨就放心了。
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别客气,随时跟我们说。”
等收拾完院子,天已经蒙蒙亮了,东方的天空泛起淡淡的鱼肚白,把乌镇的白墙染成了浅粉色。
苏木和徐佳莹回到屋里,看着客厅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里每个人都笑得格外灿烂。
直到东方露出鱼白。
初一的晨光刚漫过乌镇的马头墙,就被巷口传来的拜年声搅得热闹起来。
“张奶奶,新年好!”
“李叔,给您拜年啦!”
清脆的问候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早点铺炸油条的香气,把年味拉得满满当当。
苏锦和沈亦舟早早起了床,在二楼的房间里换上了周慧送的新年汉服。
苏锦穿的红色齐胸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金线腊梅,珍珠簪别在双丫髻上,走动时流苏轻轻晃,像坠了串小星星。
沈亦舟穿的青色圆领袍,面料是厚实的棉麻,腰间系着绣有缠枝腊梅的腰带,腰带末端坠着个木质小牌,刻着“岁安”
二字,格外精神。
两人站在穿衣镜前,看着彼此的模样,都忍不住笑了。
“你今天真好看,像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姑娘。”
沈亦舟帮苏锦理了理裙摆,轻轻碰过她的袖口,眼里满是笑意。
苏锦脸颊微红,伸手帮他调整了下腰带的位置,让木质小牌正好落在正中间:“你也很帅,像古代的书生,要是再拿把扇子,就更像了。”
两人手牵手下楼,刚走到楼梯口,就闻到了饺子的香气。
崔姝已经在厨房忙碌了半个多小时,锅里煮着荠菜肉馅的饺子,旁边的小碟子里放着醋和辣椒油,还有她早上刚炸好的糖糕,金黄酥脆,冒着热气。
“今天又是吃饺子,初一吃饺子,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