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 > 第七百六十八章 故地重游

第七百六十八章 故地重游(1 / 2)

    第七百六十八章故地重游(第1/2页)

    路过曾经租过的房子,窗台上还摆着几盆绿植,像极了当年他们养的那几盆多肉。

    “你看,那家定胜糕老铺子还在!”徐佳莹突然指着前方,眼里满是惊喜。

    铺子的招牌还是当年的木质款,写着“老杭州定胜糕”,门口排着不长的队,飘着熟悉的糯米香。

    两人跟着队伍排队,轮到他们时,老板笑着问:“要两小块?还是老样子?”

    徐佳莹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对,两小块,谢谢老板。”

    原来老板还记得他们当年的习惯,每次来都买两小块,坐在街边的石凳上分享。

    拿着温热的定胜糕,两人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

    定胜糕还是当年的味道,糯米软糯,豆沙馅甜而不腻,上面印着“定胜”两个红字,是用红曲米做的,格外喜庆。

    “当年你总说,吃了定胜糕,咱们的书店肯定能开起来,”徐佳莹咬了一口定胜糕,眼里满是回忆,“没想到真的开起来了,还做成了现在的木槿。”

    “那时候多亏了你,”苏木看着她,语气里满是感激,“我辞职的时候,所有人都反对,只有你支持我,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当启动资金。要是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也没有木槿。”

    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斑驳的光影像时光的碎片。

    两人一边吃定胜糕,一边聊当年的趣事,苏木第一次去批发市场进书,把《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拿混了。

    徐佳莹第一次给书店的窗户贴窗花,剪坏了好几张红纸,两人在老街区的除夕夜,一起煮了一碗速冻饺子,就算过年了。

    那些平凡却温暖的日子,像定胜糕的甜香,一直留在心里。

    书画雅集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场地选在西湖边的“郭庄”。

    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江南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处处透着雅致。秦海天提前请人布置了场地。

    长廊两侧挂着《老院旧事》的漫改插画,庭院中央摆着几张大案桌,铺着洁白的宣纸,旁边放着笔墨纸砚。

    “清水书画区”设在入口处,铺着平整的青石板,摆着十几支自制毛笔和水桶。

    上午九点,雅集正式开始。

    受邀的书法家、画家陆续到场,有满头白发的老艺术家,也有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古琴演奏家坐在亭子里,指尖拨动琴弦,《高山流水》的旋律缓缓流淌,与西湖的风声、鸟鸣混在一起,格外惬意。

    林晓雨和江源也来了,两人带着漫改的分镜稿,现场作画。

    林晓雨画的是《老院旧事》里的“祖孙包春卷”场景,水墨勾勒的老院子里,奶奶正教孙女折春卷皮,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两人身上,温暖又生动。

    江源则画了一幅“老院腊梅图”,枝干遒劲,花瓣嫩黄,漫改的主角站在腊梅树下,手里拿着爷爷修补的老木门零件,满是乡愁的韵味。

    线上的直播同步开启,镜头从园林全景慢慢推进,掠过名家挥毫的场景、古琴演奏的画面,再到“清水书画区”里游客的互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六十八章故地重游(第2/2页)

    有小朋友用清水画卡通版的漫改主角,有老人写“家和万事兴”的书法,还有情侣一起画老院子的轮廓。

    直播间里的评论刷得飞快:“这才是真正的江南文化!比追热点有意义多了!”

  &nbs

最新小说: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从宠物店开始 箱子里的战锤40K 绝对权力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