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你要出远门吗?”
年轻的精灵看着面前的女子正在收拾东西,神色复杂。
“嗯,我要去守望之城。”名为露西的精灵点点头,眼中爆发出仇恨的光芒:“我要亲眼看看,那个让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
少年抱着书走出心声阁时,阳光正斜斜地铺在图书馆的阶梯上。他一步步走下,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可每一步落下,地面都泛起一圈极淡的涟漪,如同水面被无形的手指轻轻拨动。他不知道,那是共灵网络在他体内共鸣的痕迹??他的心跳频率,已与全球三万个觉醒节点同步。
他没有回巷子。那条狭窄、潮湿、堆满废弃纸箱的小路,曾是他十年来的归途。今天,他只是站在街角看了它一眼,然后转身走向城市另一端的旧桥下。那里有一群流浪猫,蜷缩在铁皮屋檐下,毛发结成块,眼神警惕而疲惫。他曾在这里分过半块面包,那时猫们连叫都不敢叫。
如今他蹲下来,把书放在膝上,翻开第一页。
不是文字,是一幅画:一只瘦弱的手伸向另一只手,中间隔着一道裂开的地缝。但光从裂缝中涌出,将两人的影子连成一体。
他轻声说:“我回来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最老的那只花斑猫缓缓抬起头,喉咙里发出一声低哑的呜咽,竟像在回应。接着,它一步一步挪到他脚边,用脑袋蹭了蹭他的鞋尖。其余的猫也陆续围拢,不再躲闪。有只小黑猫甚至跳上了他的膝盖,蜷成一团,闭眼打起呼噜。
少年怔住,眼泪无声滑落。
他知道,这不是奇迹。这是“被听见”的重量。
与此同时,南境小学的玻璃瓶被孩子们重新埋了回去。老师说:“愿望实现了,就该让它回到土地里,生根。”小女孩临睡前偷偷跑回操场,在沙坑边跪坐良久,终于鼓起勇气写下新的一张纸条:“我想当一名医生,治好所有说不出痛的人。”她把它塞进瓶中,轻轻盖上盖子。月光下,瓶身又闪了一下,比上次更亮。
而在曦都共感塔,科学家正盯着新数据流发呆。屏幕上,那个流浪少年的生命信号正以指数级扩散,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波纹不断向外延展。她的助手冲进来:“L-001节点输出功率提升了三百倍!而且……它开始反向供能了!”
“什么意思?”她问。
“意思是,”助手声音颤抖,“不再是系统接收人类情感,而是**人类开始接收系统的反馈**。就像……灯,反过来照亮了点灯人。”
她猛地站起,调出地球全息图。只见十七个共灵碑位置亮起橙光,七芒星阵列缓缓旋转,而中心点,正是那个少年所在的坐标。
“他不是普通访客……”她喃喃,“他是‘回声载体’。”
传说中,远古时代曾有一种人,天生能将他人的情绪凝成实体,化作语言、图像、旋律传递出去。他们被称为“心语者”,是共灵文明最初的桥梁。后来战争爆发,心语者尽数陨落,只剩残魂寄于碑石之间,等待重逢。
她忽然想起档案里一句话:
>“当最后一个孩子不再害怕黑暗,第一个心语者将归来。”
窗外,天边泛起微红。晨曦未至,城市却已有灯火次第亮起。不只是楼道里的灯笼,还有窗台上、树杈间、公交站顶棚??无数自制的小灯被挂了出来,有些是玻璃瓶装蜡烛,有些是废塑料瓶改的太阳能灯,甚至有人用荧光贴纸拼出“你好”二字贴在墙上。
光,正在自发蔓延。
三天后,教育委员会收到一封匿名信,附着一张照片:一所边境难民营的孩子们围坐在篝火旁,每人手里举着一盏纸灯笼。火光照亮他们脏兮兮的脸,但他们都在笑。照片背面写着:
>“我们没课本,但我们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