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法途多歧、理深难测……所有的光影、符文、感悟、挣扎、顿悟……如同百川归海,在两人头顶的虚空中盘旋汇聚!
最终,这些蕴含着无尽智慧与磨砺的虚影,并未凝结成复杂的道书或神物,而是化作了一本无形无质、却散着浩瀚道韵的光之书!
书页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流动的、相互交融的光影构成,上面没有固定的文字,只有不断变幻、生生不息的道之轨迹——那是他们对“规矩”
、“道法”
、“法理”
、“至理”
所有领悟的活态结晶!
它不提供标准答案,却处处透着“活”
的智慧与“变”
的真谛!
“脱凡境……”
≈bp;叶昭凤仰望着那本无形的道书,感受着自身与这片天地更为深刻的共鸣,心中明澈如镜,“脱的,原来是那‘非此即彼’、‘刻舟求剑’的……≈bp;执念之壳!”
楚凡握紧她的手,墨色锦袍上流淌的银线暗纹,与叶昭凤玄色帝袍上威严的龙纹,在道书光辉的映照下,交相辉映,流转着和谐的道韵:“路还长,理还深,关隘或许更险。”
≈bp;他的声音带着笑意与无匹的笃定,“但只要还能与你并肩,一同参详,一同琢磨……≈bp;再难的关,闯起来也……≈bp;其乐无穷!”
前方的万道关卡虚影在混沌中沉浮,光影变幻,歧路纵横,气息比以往更加厚重磅礴,却也更加……鲜活灵动!
然而,此刻叶昭凤与楚凡的脚步,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从容、坚定!
他们已然彻悟:所谓至高修行,绝非寻得一条放之宇宙皆准的“唯一真理”
。
而是在这浩瀚道途中,于无数的定式枷锁、意志磨砺、法门抉择、至理迷障之中,始终铭记为何出的初心,始终紧握身边道侣的手,以无畏的勇气与至诚的智慧,共同走出一条只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bp;通天道途!
万世池底的灰白石面,在象征着前篇圆满的这一重关隘光影彻底消散后,并未显露狰狞或复杂,反而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简约与纯净。
一片柔和、温润、仿佛由最纯净的光凝聚而成的巨大光幕,静静悬浮在虚空之中。
这便是第三十二重关卡——“规简易守”
。
光幕之上,没有任何繁复玄奥的符文阵列,没有令人目眩的能量轨迹。
只有一道笔直、简洁、如同孩童信手画下的光线。
线的两端,各有一个小小的、散着微芒的光点。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简单到近乎质朴,纯净到返璞归真。
叶昭凤心中微动,伸出纤纤玉指,带着一丝好奇与试探,轻轻触碰向那道笔直的线。
指尖传来温润如玉、毫无滞涩的触感。
更奇妙的是,随着她指尖的触碰与微微用力,那道看似坚不可摧、永恒不变的“直线”
,竟如同拥有生命般,随着她心意的流转,自然地弯曲、延伸,最终化作一道流畅、优美、充满韵律感的弧线!
仿佛光幕在无声地告诉她:规则,本可如此简单、顺应、自然。
“规简易守……”
≈bp;叶昭凤收回手指,玄色龙纹帝袍的袖摆拂过光幕,那弧线两端的光点仿佛被唤醒,骤然亮起,两道清澈、纯净、毫无杂质的灵力流,如同山涧清泉,顺着那道优美的弧线缓缓流淌而下,散出令人心神宁静的道韵。
她望着这道简单到极致的弧线与灵力流,心中感慨万千:“以前,总以为治国安邦,需得用最繁复严密的律法条文,层层设限,处处提防,如同天罗地网,方能约束人心,维持秩序。”
她想起了那些堆积如山的律令典籍,那些争论不休的法理条文,“却恰恰忘了……≈bp;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八个字,才是最该刻在心上、融入骨血的……≈bp;至简至真的道理!
≈bp;舍本逐末,何其愚也!”
楚凡的墨色锦袍靠近光幕时,那道弧线仿佛感应到了他独特的气息,竟如水波般荡漾,自动收拢,最终化作一个完美无缺、象征着圆满与包容的光之圆环。
楚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温情,他抬起手指,在圆环的中心处,轻轻一点。
嗡!
如同点破了平静的水面!
无数细碎、晶莹、如同星辰碎屑般的光点,从圆环的圆心处喷涌而出!
这些光点并未散乱飞舞,而是如同受到无形的指引,自动地、和谐地排列组合,在圆环内部的空间中,凝聚成一个个朴素的词组——“君臣相得”
、“军民互信”
、“夫妻同心”
、“信诺如山”
……
“是啊……”
≈bp;楚凡看着那些由光点组成的、闪烁着真诚光芒的词组,声音带着追忆的温暖,“就像我们夫妻之间,何曾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