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186章 盐袋与木剑 护民即道

第186章 盐袋与木剑 护民即道(2 / 3)

们往墙上刷石灰,周明远蹲在门口教几个流民孩子握剑——说是“剑”

,不过是削了毛刺的木棍,第一堂课也不是招式,而是“握棍护己,不欺弱小”

“记得告诉阿狗,义学的桌椅不够,让神机营的陈三哥帮忙搬些旧木板来。”

陆沉揉了揉孩子的头,忽然听见麦田深处传来争执声。

他快步赶去,看见几个外乡来的货商正和流民老王推搡,运货的马车上盐袋撒了一地——自晋王案后,朝廷开放了民间少数盐铁交易,却总有投机者想靠囤积居奇赚快钱。

“你们安民区的人懂什么!”

货商挥着马鞭,“这盐价是京都定的……”

“京都定的价,也不该让百姓吃不起盐!”

老王攥着破布,想把撒在地上的盐粒兜起来,“去年你们商盟囤盐,我婆娘生完娃吃不上盐,差点没挺过去……”

陆沉走上前,抬手按住货商扬起的马鞭。

他如今已是宗师中期,内力虽不算顶尖,掌心的温度却比兵器更有分量:“京都新颁的《盐铁令》里写着,州县需设‘平价盐铺’,你们既是官许的货商,就该按朝廷定的低价卖。”

他指了指老王腰间的“安民户牌”

,“这些百姓,都是在神机营注了册的‘安民义民’,欺负他们,便是违了朝廷的令。”

货商看着他腰间的“安民旗腰牌”

,忽然想起三个月前那场烧了半座城的火——眼前这人曾带着流民扛着“人”

字旗冲锋,如今虽放下了剑,眼里的光却没灭。

他咽了咽口水,挥了挥手,让伙计把盐袋搬下来:“行……按平价卖,算我给安民区的乡亲们赔个不是。”

麦田里,老王捧着低价买来的盐,忽然想起张石头下葬那天,陆沉说的话:“以后咱们不做被人踩的草,要做护着根的土。”

此刻他看着陆沉帮货商搬盐袋,看着孩子们追着蝴蝶跑过麦田,忽然觉得,这脚下的土地,真的变了——不再是权贵的棋盘,而是百姓能弯腰种地、抬头见天的人间。

与此同时,京都神机营都督府内,李长峰盯着案头的《江湖安民策》——这是陆沉联合清浊盟、玄清门余脉及市井代表共同草拟的章程,里头没提“武道品阶”

,没提“正邪之分”

,只写了三条:“护民者为义,害民者为贼,江湖事听民声”

他指尖划过“听民声”

三字,忽然想起临安城流民窟的灯火——那些曾被忽视的声音,如今成了江湖新规的根基。

“督主,玄清门新任张教周明远求见。”

赵承煜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个灰衣老者——周明远被赦免后已经觉悟了,头却白了大半,袖口没了云纹,只别着枚小小的“人”

字木牌。

“李督管,”

周明远望着墙上的《江湖安民策》,忽然笑了,“当年我总以为‘正道’在朝廷的令牌里,如今才知道,正道在百姓的饭锅里、在孩子的书声里。”

他摸出一本《清浊义学手札》,递给李长峰,“这是周明远和师侄们一同编写的教材,第一页写着‘人无贵贱,皆当学礼’——比我当年教的‘君臣之道’,更像江湖的道。”

李长峰接过手札,看见扉页上歪歪扭扭的“人”

字——是流民孩子的笔迹。

他忽然想起陈三虎说过的话:“江湖不是几个人的江湖,是千万个‘活着的人’的江湖。”

此刻他终于明白,当江湖的规则不再由武力和权力制定,而由“人”

的需求制定,那些曾让江湖动荡的恩怨,便有了化解的根。

酉时,临安城的平价盐铺开了门。

老王背着盐袋走过安民区的牌坊,看见牌坊上的字不知何时被改成了“安民坊”

,落款是“临安百姓同立”

他路过义学棚,听见里头传来孩子们的念声:“人者,天地之灵,当互爱互护……”

那声音混着麦田的风声,飘向渐渐西沉的太阳。

陆沉站在安民坊的最高处,望着眼前的烟火——曾经的流民窟成了有田有屋的安民区,曾经的江湖人成了帮百姓种地、办学的“安民义士”

,就连神机营的士兵,也常来帮着修水渠、搭谷仓。

他摸了摸腰间的木剑——那是张石头的儿子送他的礼物,剑柄刻着“护民”

二字,比任何神兵都更让他觉得踏实。

暮色里,苏明雪抱着一摞新书走来,书页间夹着晒干的麦穗:“大师兄,阿狗说义学缺个‘武道课’老师,你看……”

“武道课啊,”

陆沉望着远处跟着周明远练棍的孩子们,笑了,“那就教他们,武道的最高境界不是神武境,而是能蹲下身帮百姓扶一把秧苗,能在百姓被欺负时,站出来说一句‘不行’。”

他接过新书,看见封面上画着“人”

字旗和麦田,忽然觉得,这便是江湖最好的模样——没有永

最新小说: 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 星言 哥谭人生RPG 开局先怂一百年 综影视炮灰翻身 柯南之我懂兽语 兰陵风流 生活系游戏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恶毒雌性要洗白,从攻略兽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