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一个标准得无可挑剔的觐见帝王之礼!动作流畅,神态恭敬,仿佛叶昭凤便是他效忠的九五之尊。
叶昭凤脚步微顿,眉峰轻蹙,深邃的凤眸中闪过一丝讶异与深思:“这些人影……并非活物,其举动却非全然无序。倒像是……烙印在人心深处、无需言明的规矩在牵引?比之明面上的律法,更为根深蒂固,无处不在。”
楚凡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瞬间捕捉到人群中一处看似混乱的角落。三个服饰各异(一富商、一儒生、一游侠)的虚影,正围着一块悬浮在半空、散发着温润光泽的虚幻玉佩争执不下。
富商面红耳赤,儒生引经据典,游侠手按剑柄,彼此间言辞激烈,唾沫星子(意念的波动)几乎喷到对方脸上。然而,仔细观察,三人身体紧绷,眼神闪烁,却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没有一人真正伸手去抢夺那玉佩,甚至那游侠按剑的手也只是虚按,指节并未发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8章冰凝罡风碎邪链,意化人心筑潜规(第2/2页)
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在约束着他们“君子动口不动手”,恪守着某种“君子不夺人所好”的潜规则。
楚凡墨色锦袍上的银线暗纹,此刻如同感应到了什么,悄然泛起一层清冷的微光。他缓步上前,声音低沉而充满洞悉世事的穿透力:“‘规隐人心’……原来如此。
最根本、最强大的规则,从不在于镌刻在石碑上的冰冷条文,而在于流淌在每个人念想深处、世代相传、心照不宣的共识与敬畏。它无形无质,却无处不在,织就了这人世运转的经纬。”
他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仿佛被楚凡的话语点破了某种玄机,那川流不息、各行其是的无数人影,竟在同一时间,齐刷刷地停下了所有动作!亿万道空洞的、毫无焦距的眼窝,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瞬间全部转向了并肩而立的叶昭凤与楚凡!
嗡——!
一股庞大到难以想象、由亿万生灵杂念汇聚而成的意念洪流,轰然冲入叶昭凤的识海!
眼前景象瞬间扭曲、变幻!
不再是万世池底的灰白石面,而是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凌霄城太和殿!她高踞龙椅,下方是山呼万岁的文武百官。
一位身着绯袍、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御史大夫,正手持玉笏,慷慨激昂地弹劾某位外戚勋贵“骄奢淫逸,僭越礼制”。他须发戟张,眼神锐利如刀,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为国除奸的凛然正气。
然而,就在这正气凛然的表象之下,叶昭凤的“心眼”却清晰地“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翻涌的暗流——那是对政敌派系打压的愤懑,是借机扩大己方势力的算计,是夹杂着个人恩怨的私心!这私心并非邪恶,却像无形的藤蔓,扭曲了他口中“规矩”的纯粹。
紧接着,画面一闪,是一位身披玄甲、满面风霜的老将,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却坚定如铁,请求增兵北境,痛击来犯之狄戎。他陈述着敌人的凶残,国土沦丧的耻辱,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字字泣血。
然而,在他慷慨激昂的陈词之下,叶昭凤的感知却穿透了表象,触摸到了那更深层、更急迫的真相——边关粮草将尽的恐慌!运粮通道被层层盘剥的无奈!后方催促进军、不顾实际的巨大压力!
这些未曾宣之于口、甚至无法宣之于口的“人心”,却比明面上的“规矩”更能左右一场国战的走向,牵动着万千将士的生死!
“看得见的规矩,是藩篱,是框架,是世人行事的标尺……”叶昭凤的声音在识海中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明悟,“看不见的人心,才是根基,是动力,是规矩得以存续、亦或扭曲的土壤!真正的帝王之术,不在于驾驭规矩,而在于驾驭这规矩之下,奔流不息的人心之河!”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万世池中那三个为虚幻玉佩争执的虚影上。帝王心术在识海中急速推演:那富商所争,真的是玉佩本身吗?不,是“财帛动人心”背后的颜面与地位,他不能在人前示弱;那儒生所持之理,真是圣贤之道?不,是他信奉的“克己复礼”带来的内心安稳与道德优越;那游侠的按剑,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