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耕种。
而另外一方面,保义军野战鏖战日久,也并不适合再追击,毕竟战场风云变化,谁晓得附近会不会有其他地方的草军赶到?
先将嘴里的肉吃到肚子里才是真的。
虽然寿州县卒的关系依旧在寿州,但赵怀安依旧给这些人一笔抚恤,不仅他们的衣袍、刀剑会被收好,寄送回去。
而且还专门为他们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
赵怀安就是让那些难民们看到,只要跟着他赵大干,不管你是不是编制属在保义军,那就是他赵大的人,他就给你体面!
现在,赵怀安就在举行唐时最盛大的五礼之一,凶礼。
礼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从呱呱坠地到娶妻生子,再到生命的尽头,其中尤其是葬礼对唐人最为重要。
事死如事生,葬礼不仅仅是给逝者一个体面,更是给生者一个怀念他的最后时刻。
而对于赵怀安来说,给为他战死的兄弟们一场严肃的葬礼,不仅是他的承诺和交代,更是将保义军的义理之魂注入所有人精神的一个重要抓手。
所以当赵怀安昨日要给死难的兄弟们准备一场庄严的葬礼时,全军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由老道士朴散子负责主持,一切活动的典仪和物资,都由他全权负责。
这种事别人都插不上手,因为礼这种事情整个流程都非常复杂,需要专业人来弄,不然弄得不伦不类,你以为是创新,在别人眼里,这却是轻佻草头班子。
而主持过光、寿、庐三州十余场大型告祭,百余场社会知名人士送葬活动的朴散子,无疑称得上是一句“白事大师”。
此外,保义军这边也不是没有人才的,赵六和丁会都是经验丰富的,他们没有老道士那种全局控场能力,却可以帮他一并组织丧事。
再加上,由赵怀安亲自参与,再加上豆胖子作为奔走,一个以他们五人为核心的治丧组织就这样成立了。
这里面有几类逝者是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家中有子嗣的,尤其是妻子已死的。
因为按照现在的传统,军府需要让人属名送丧信回家,让其家人迁坟回去与他们夫妻归葬。
此世归葬之风盛行,尤其是让父母同葬被视为孝道的一环。
所以即便山高路远,家贫体弱,也要替父母完成这道最后的生命仪式。
为此甚至去借贷、乃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但赵怀安岂能让这些人去借贷移棺?这里面寿州子弟虽然不是他治下的,却是他的乡党。
他们每一个人背后就有数十人的人际网络,那数十人又会传到百人。所以他赵怀安对待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会通过这件事而传回家乡。
虽然此世军中就是给阵亡将士葬在战死地的,那些希望尽孝道的子女迁坟都是自己的选择,所需花费也要自己承担。
但赵大却不是那种刻薄寡恩的人,虽然他不帮助迁棺是本分,可他自己却晓得,这些人是为他赵怀安战死的。
现在想迁回祖宗坟茔,让子女四时有个祭拜和念想,然后你赵大还让人阵亡将士的子女去借高利贷去干?这说出去,不是打他赵大的脸吗?
所以赵怀安让军中书手审查了阵亡吏士们的军册,凡是有家人还在的,都专门选了出来,然后由保义军军府统一调配船只运回寿州。
此世阵亡在外的将士要迁葬回乡的核心不在于防腐,主要是为了保存尸骨,好全尸回乡,全子女的思念之情。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