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创业在晚唐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豪杰

第一百九十一章 :豪杰(2 / 6)

些人的信心在哪里,于是问道:

    “你叫张归霸?以前做什么的?”

    张归霸回道:

    “赵使君可能是将咱当成了莽汉在呓语,觉得我什么身份,敢言天下事?实不相瞒,在下也是清河官宦之家,虽做不得什么大官,却也晓得点天下事,不敢说料定天下大势,可对于李唐?哼哼!”

    “这李唐江山将亡,不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吗?”

    说着,张归霸就开始朗声道:

    “天宝以后,天下法令驰坏,兼并之弊,有甚于汉成、哀之间。尤其是自行两税以来,天下百姓更是有十死而无一活。万般差遣税赋全部落在老百姓的头上,至于土豪之家,子弟才沾一官,便逃税避赋,如此百姓之税越发重。”

    “更不用说,朝廷不义,以两税法更敛民财。初定两税时,绢一匹为钱四千,米一斗为钱二百,税户之输十千者,为绢二匹半足矣。可到现在呢?税是一样,可粟帛愈贱,而钱益重,现如今,绢不过一匹八百,米一斗不过五十,税户之输十千者,为绢需要十二匹才够,如此,税赋实实长了三倍。”

    赵怀安也是第一次听这个说法,这个张归霸虽自称是官宦之家,但大概率到他们这一代就是个小土豪了,所以有士家的见识却没有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所以还需要深入在底层,但也因此比一般的豪族子弟更了解底层的情况。

    至于张归霸说的这个,赵怀安还是懂这点经济学的。

    其实就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在一开始行两税法的时候,那时钱物的供需应该是正常的,毕竟那个时候政策还没有扭曲多少供需关系。

    但自实行两税一段时间后,那就不一样了。

    两税法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以钱交税,比如赵怀安在光州主持夏税工作的时候,就是收的成吨成吨的铜钱。

    赵怀安也问过,晓得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偏远地区,朝廷一般都是收铜钱的,可即便是偏远地区,就算收实物,那也是按照市面价格折算成钱来缴纳。

    但问题来了,这些钱是哪来的呢?要晓得农民产米、产布就是不产钱,他们要想有铜钱,就必须把米和布先拿去卖,卖得的铜钱再交给朝廷。

    于是,价格扭曲就开始了。

    因为市面上大量用米、布去换钱,尤其是还集中在每年的六月和九月,那么当时市场必然是米、布更便宜,而钱更贵。

    而且随着两税法实行得越来越久,就会有更多的人借此而牟利,操控当时的铜钱价格,以从中获得暴利。

    如此才有了张归霸说的,明明朝廷收到的钱是一样的,可老百姓却要比以前要多交三倍的米、帛,就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活得下去呢?

    但显然张归霸对李唐的怨念不仅如此,他在一众名义还是大唐军将的人面前,再次悲愤喊道:

    “更不用说朝廷好利,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盐、茶无不课以重税。我草军以贩盐起家,朝廷对我等是喊打喊杀,不晓得还以为我们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我们卖的是老百姓所需,如我等卖更便宜的私盐,中原百姓难道吃得起那些又贵又差的官盐嘛?”

    “这是我们的错还是这朝廷的错呢?”

    一番话说得在场军将们是哑口无言,赵怀安旁边,豆胖子望着镇定自若,此时还能口若悬河的张归霸,心中敬佩,便问道:

    “你刚说自己也是官宦之家,就算老百姓过不下去,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听听,这也就是咱豆胖子这样的土豪之子才能如此自然说得出的。

最新小说: 王猛传奇 升龙 晋末长剑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白月光破棺而出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我在大明开超市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上命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