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创业在晚唐 > 第一百八十四章 :霸业

第一百八十四章 :霸业(2 / 5)

前那样桀骜,但不可避免的,那就是天平军非常依赖于朝廷的财政扶持,一旦遇到什么灾害,以天平军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

    也是在这种紧平衡的财政情况下,天平军上下就得自己想办法创收了。

    和忠武军那些丧心病狂去和江匪、山棚合作劫淮水道不同,天平军是没这个胆子的,但他们依旧也有一批可以作为肥羊的合作对象,那就是治下的盐枭世家们。

    自朝廷官盐铁后,为了获得更高的财政收入,往往把盐价定得很高,而从朝廷那边承销食盐的商人又把卖价定得更高,有时竟超过官价的一倍,往往几斗谷子还换不到一升盐。

    正是这种大背景下,天下各州无州不贩私盐。其中江淮沿海是最重要的产盐区,而天平军所处的郓、曹、濮三州,人口稠密,又不出盐,而且还处在运河线一带,水网密布,所以也就成了私盐贩活动的重要地区。

    如王、黄这些家族几代都在濮、曹二州贩卖私盐。

    像这种坐寇,地方州县还能不晓得?无非就是他们正好利用这些人攫取钱而已。

    因为这些贩卖私盐的是从朝廷兜里捞钱,不是从天平军兜里捞钱,他们每多捞一点,天平军自己就能多捞一点。

    所以几代下来,天平军地方黑产严重,全部都和三州州县勾连很深。

    但情况到了咸通十一年开始,天平军就发现不对劲,因为从那年开始,水灾、旱灾已经接连闹了好几年。到了十四年,灾情更加严重,麦子的收成还不到往年的一半,秋粮都收不上来。

    可这种情况下,朝廷依旧没有免了天平军的两税,这种情况下,濮州那边已经扛不住了,因为他们发现大量的灾民正在被本地大豪王仙芝给收拢。

    所以濮州那边就想先下手为强,先宰了王仙芝这下蛋的金鸡。

    但州府上下从来就和筛子一样,这边想法还没定呢,那边王仙芝就造反了。

    然后从乾符元年冬开始,到乾符三年现在,整个天平军彻底崩塌,濮、曹两州已经彻底失控,当时的节度使薛崇则将兵力集中回了郓州,如此才勉强维持住了郓州的局势。

    当曹会讲完后,赵怀安以及一众幕僚们这才明白了天平军的情况。

    他嘴巴干涩,晓得是蠢话,但还是问了:

    “你天平军既遭那么多年灾,朝廷为何不赈灾呢?”

    那曹会笑得难看,对赵怀安怨气道:

    “朝廷?朝廷只会要天平军的米,至于天平军治下百姓的死活,他们是压根见不到的。去年六月,那会遮天蔽日的蝗灾是一州一州的过,把能吃的都吃了,咱们那个节度使,就是朝廷的狗,前几年灾情年年瞒着不报,但去年那种情况也晓得瞒不住了,就要让朝廷减免去年的秋粮。”

    “但当时狗朝廷的京兆尹杨知至先上表说了个什么‘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荆棘而死’的混账话,然后门下们一阵庆贺,如此整个灾情又被粉饰了过去。”

    “最后秋粮是不用交了,可却也没有了后面的赈灾粮。狗日的,我们曹州人养了朝廷六十年,最后朝廷连一年米都不舍得拨给咱们。”

    这曹会说到激动了,连朝廷都拉出来骂,颇有大逆不道的意思,但赵怀安的这些幕僚们却没什么反应。

    骂朝廷呢?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人也没骂粗嘛。

    朝廷有没有粮?他们刚从汴州出来的,还能不晓得?

    自艰难以后,改革漕法,朝廷就形成了扬州、汴州、渭口三处枢纽粮仓。有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之称。

    所以像汴州这地方,常年都有数百万石漕粮在仓,你说朝

最新小说: 白月光破棺而出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上命昭唐 重回宿敌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