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
赵怀安率领保义军衙内八都一千五百众,甲骑三十,突骑三百,武装附军随夫三千,并寿州牙兵五百,县卒千人,随夫两千,浩浩荡荡地开往曹州战场。
此时的曹州经过两年草贼和天平军的拉锯,乡野已经彻底失去秩序,再加上蝗灾、水灾,大量的难民都武装游荡在乡野。
这些人纵然没有投贼,但也是赵怀安潜在的敌人。
可赵怀安带领大军进入曹州后,并没有直接向着前面第一站冤句进发,而是在白沟进入到曹州段的时候,在河道最宽的那处开始下船扎营了。
是的,赵怀安并没有打算就这样没脑子地扎进曹州,尤其是那冤句更是黄巢的家乡,他在没有了解曹州情况的时候,是万不会轻易动兵的。
赵怀安并不觉得靠着自己手上这些精兵就能在曹州有何作为了,因为他的敌人不是面上的那些草贼,而是整个崩塌的社会秩序。
就他这点人填进去,连个沫子都翻不出来。
这一次出汴州,赵怀安专门托杨复光的关系,把幕府的十三叔要了过来。
裴迪在汴州多年,又处在要害部门,所以对于中原诸藩都有很深的了解。
赵怀安就从裴迪那边了解过天平军,然后才有了这番谨慎。
此前赵怀安也没把曹州当回事,毕竟说破大天了也不过就是一州之地,当年在西川之战,他保义军自己就收复了雅、邛二州,不也就那样?
可在裴迪的描述中,天平军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在大唐的藩镇排序中,天平军、淮南镇、西川镇这三州都是排名最第一梯队的,都是门下宰相们外放的回翔地。
可天平军的情况却很诡异,因为和后面两州比,它太小了。
先不说西川有十一个州,就淮南那边也有八个州,更不用说这二州所代表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可天平军是什么情况呢?
虽然天平军历史上也曾增领过东面的齐、棣二州,但很快就撤销了,实际上,他长期所管辖的不过是郓、曹、濮三州之地。
而以三州之地就能为藩镇第一梯队,就可晓得这三州的不简单。
唐以州县地位论,普通县邑分上中下,特殊县邑按照辅、雄、望、紧来标明重要性。
如辅就是京畿内诸县,而雄则为经济重镇,望则是历史地位显赫的,有特殊政治意味的县邑,至于紧,那就是军事优先的战略位置,一旦有事,天下紧张。
而在天平军的郓、濮、曹三州呢?
州治郓州有十县,户八万,口五十万,其中望县有三,紧县有四,上县有三。
而黄河边上的濮州呢?有五县,户六万,口四十万,其中紧县一,上县四。
但这两州都堪堪和曹州相比。
曹州有县六座,户十万,口七十万,其中六个县中有五个县是紧县,剩下的一个县也是上县。
换言之,天平军虽只有三州之地,人口却多达一百六十万,而且各个都是重要县邑,如曹州,几乎没有一处不是军事重镇的,一旦有失,中原乃至天下都会紧张。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天平军所处的三州整体都是大平原,境内河网又多,自古就是繁盛之地,昔日曹操得之,而有中原。
而现在,这么一个人口繁盛的农业型社会遭遇大面积灾荒,整个社会都陷入无序,试问赵怀安如何敢深入?
所以他将军队壁于曹州境内的白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