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锦连忙摇了摇头,“不,当然不是。
莲儿做的饭非常好吃。”
“那姐姐怎么哭了?”
“姐姐只是……只是想爹爹和娘亲了……”
“姐姐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会想自己的爹爹和娘亲吗?”
莲儿一脸天真无邪地问道。
坐在床上吃饭的张老三话了,“别说她了,像我这样三十多的人了,闲着没事,还想你爷爷奶奶呢,何况你姐姐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呢。”
张莲儿瘪瘪嘴,“你们这么一说,我也想自己的娘亲了。”
“没关系,莲儿你娘亲晚上不就回来了吗?”
既然吃了莲儿家的饭,阿锦就想着为莲儿家做点儿什么事儿。
阿锦从包裹里翻出那一大堆清单,看看有什么东西能派得上用场,她明明记着有个东西叫“黑玉接骨膏”
来着。
“嘿,找到了!”
阿锦念动咒语,一个白色的小罐子立马出现在桌上。
阿锦打开罐子一看,那药膏黑黢黢的,怪不得叫黑玉呢?
这药膏并没有一股酸苦的草药味儿,反而有股淡淡的清香,这一看就是刘念竹的手笔。
阿锦翻看着清单,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能派得上用场时,张莲儿的母亲来了。
“娘,你终于来了,我可想死你了。”
张莲儿扑到母亲怀中,亲昵地用脸蹭了蹭母亲的胸膛。
玉珍扯出了一个笑容,“好莲儿,娘亲也想你了。”
玉珍抬眼,现家里还有一个陌生人,张莲儿便拉着母亲的手讲述事情的经过,当然了,懂事的她把自己受欺负那一段隐去了。
“大嫂,我这里有一件礼物,要送给大哥。”
阿锦把白瓷瓶子放在了方桌上,“此物乃是‘黑玉接骨膏’,断骨疗伤,用它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正好对应大哥的伤情。”
“阿锦姑娘,这东西未免也太贵重了,需要多少钱啊?”
阿锦笑道:“我与莲儿这丫头有缘,这就当做礼物送给她了,不要钱。”
“这我怎么好意思呢?”
玉珍一脸为难。
“诶,大嫂说这话就见外了,我这两手空空的,中午还吃了莲儿做的饭呢。”
阿锦看着玉珍眉心微皱,想必是遇见了什么难事,不方便让张老三与莲儿知道。
“大嫂,我听莲儿说这山上风光正好,不如你带我四处转一转,顺便教我认识一些野菜之类的。
莲儿就在家里照顾大哥,如何?”
“既然姑娘有如此雅兴,我就陪着姑娘上山走一遭。”
在一旁的莲儿乖巧地说道:“娘亲、姐姐,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爹爹的。”
玉珍怜爱地摸了摸莲儿的小脸蛋儿,拿着篮子和小锄头,带着阿锦上了山。
确认走了一段距离之后,阿锦问道:“大嫂,我看你忧心忡忡的样子,想必是遇见了什么难事,不如你告诉我,我好替你有个谋算?”
玉珍一听,不由地忧从心来。
原来那管家嫌弃玉珍年纪大了,加上家里还有个瘫痪的丈夫需要照顾,管家嫌弃玉珍事多,把她给撵了出来。
“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份活儿计,现在管家把我撵了出来,这一大家子失去了收入来源,可叫我们怎么活呀。”
虽然玉珍没有说清楚,但是阿锦依然可以想象他们生活的艰难。
张老三在家卧床一,家庭不仅失去了主要劳动力不说,光是寻医问药就是一大笔花销;洗衣服这个活儿,钱少事多,玉珍要兼顾工作与家庭,实在是忙得抽不开身,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莲儿虽然懂事,但到底是个小孩子,况且她还要上学。
那么一大家子仅靠玉珍一个人支撑,那显然是捉襟见肘的。
“大嫂,你别担忧,我来替你想办法。”
“诶,这不是野山参吗?正好把它挖回去给大哥补补身子。”
“野山参,在哪里?我怎么不认识?”
玉珍伸着脖子,左看右看,就是不知道哪个是野山参。
人家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张老三一大家子紧挨着这座小山,却不知道这山上有许多草药,真是可惜了这片宝藏。
阿锦对这些草药也是一知半解,如果不是小时候胖真人经常带她上山去玩儿,阿锦认识了一些常见的草药,她也不知道那是野山参。
如果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玉珍一家人知道什么是草药、什么是野草就好了。
来都来了,如果不采摘一些野菜回去,岂不是白跑一趟?
随着对玉珍的了解逐渐加深,阿锦现玉珍不是完全不知道草药,比如,她知道喉咙痛要采摘蒲公英泡水,但是不知道蒲公英是一味中药。
而且阿锦还现,玉珍真是一位采摘野菜的小能手,什么野苋菜啊、灰灰菜啊、马齿苋啊……玉珍都如数家珍,不仅能够叫得上名字,而且还了解他们的吃法。
这是不是也是另外的一条出路呢?
玉珍挽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