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学名张好古 > 第611章 大明志士,虽死犹生

第611章 大明志士,虽死犹生(1 / 2)

然而,敌人的数量太多了,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邢振鄂不幸被清军的箭矢射中,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遗憾和不甘,但更多的是对这座小城和百姓的眷恋。

“振鄂兄!”与邢振鄂并肩作战的好友悲痛地呼喊着他的名字。最终,邢振鄂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场惨烈的战斗中。

战后,知县高翔汉因守城有功,被朝廷升任为工科给事中。消息传来,内丘县的百姓们纷纷欢呼雀跃。他

们知道,高知县是一位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正是他的英明领导和坚定信念,才让大家在这场危机中得以生存。

“高知县,您真是我们内丘县的大恩人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紧紧握住高翔汉的手,感激地说道。

高翔汉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是内丘县的军民们齐心协力、奋勇抵抗,才换来了这场胜利。我不过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而已。”

而阵亡的生员邢振鄂,也被朝廷追封为怀远将军。同时,朝廷还荫封他的一子邢魁生为顺德卫右所世袭总旗。这对于邢家来说,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

有必要说明的是,当时朝廷对于核对斩级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战争中,斩级数量是衡量战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必须是青壮男子,且面目清晰可辨,才能被认定为有效斩级。这一规定,旨在防止有人虚报战功,确保战功评定的公正和准确。

而清军方面,也不会轻易让敌人割去首级。在战斗中,清军士兵们深知首级对于评定战功的重要性,因此在退却时,他们会想尽办法拖走尸体。如果情况紧急,他们甚至会自己割去首级,以免落入敌人手中。

“兄弟们,一定要保护好尸体,别让敌人割去首级!”在与内丘县军民的战斗中,清军士兵们相互提醒着。他们知道,一旦首级被敌人割去,不仅自己的战功会受到影响,还会成为同伴们的笑柄。

内丘县的这场守城之战,虽然已经落下了帷幕,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英烈们,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内丘县百姓的心中。

而高翔汉、邢振鄂等人的精神,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尊严和百姓的安宁,勇往直前,不畏牺牲。

张好古坐在桌前,放下传递过来的情报,他擦了擦湿润的眼睛。

仿佛看到那座古老的城墙上,那些斑驳的城墙和血迹斑斑的旗帜,好像能够感受到那场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而那守城的事情,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传唱下去,成为内丘县人民心中不朽的传奇。

清军的军事行动愈发频繁且迅猛,局势变得格外紧张,一场关乎多地百姓命运的惨烈战事即将上演。

十一月二十二日,清军的左翼部队如同凶猛的野兽,朝着清河和威县扑来。这两座县城在当时虽不算军事重镇,但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了清军扩张势力的目标。

威县知县张幼安,是一位心系百姓、有勇有谋的官员。当他得知清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后,深知威县的防御力量薄弱,难以抵挡清军的强大攻势。他心中焦急万分,为了拯救城中百姓于水火之中,毅然决定出城寻求援兵。

夜色笼罩着大地,张幼安趁着夜幕的掩护,带领着几名亲信,骑马疾驰而出。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尽快赶到清河,请求清河的支援。

一路上,他马不停蹄,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狂风在耳边呼啸,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危险。然而,当他抵达清河时,却发现清河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清河此时也被清军重重包围,城墙上战火纷飞,喊杀声震耳欲聋。清军的攻势异常猛烈,清河的守军正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但形势已经十分危急。张幼安意识到,清河自身都难保,根本无法抽出兵力支援威县。

到了二十三日,在清军的猛烈攻击下,清河和威县两座县城相继沦陷。清军进城后,露出了他们残暴的本性。“清军焚毁民舍殆尽,杀掳一空”,这句简短的记载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血泪和痛苦。

清军所到之处,房屋被烧成灰烬,百姓们的家园瞬间化为乌有。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城中的财物洗劫一空,年轻的妇女被掳走,老人和孩子惨遭杀害。整个县城沦为了人间地狱,哭声、喊声和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忍听闻。

与其他州县相比,清军在威县境内逗留的时间格外长。这或许是因为威县的战略位置对于清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是清军想要在这里进行更彻底的破坏和掠夺。

在这段时间里,威县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不仅要承受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痛苦,还要时刻面临着清军的威胁。每天都有百姓被杀害,粮食被抢走,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许多百姓不得不躲进深山或荒野,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在清军攻陷威县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清军派出了五六十骑的小股部队,前往邻近的广宗县探查防守情况。

这五六十名骑兵如同鬼魅一般,突然出现在广宗县城外

最新小说: 寒门状元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大明,我来了!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第一权臣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