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学名张好古 > 第五百一十九章 脂砚案

第五百一十九章 脂砚案(2 / 2)

刻什么砚铭呢?王穉登即兴想了几句,关照他刻上:

调研浮清影,咀毫玉露滋。

芳心在一点,余润拂兰芝。

砚台自然是要赠给薛素素,诗暗写素素小字“润娘”,是画兰花的能手,后面“素卿脂砚王稚登题”的铭文,有共同进步的意义在里面。王穉登懂得女人,知道光送银子还不够,礼物要高雅得体才称心。这砚台属端砚里的上品,后人描述,此砚小才盈握,“砚质甚细,微有胭脂晕乃及鱼脑纹,宽一寸五分许,高一寸九分许。砚周边镌柳枝,旧脂犹存”。那应该不是磨墨,而是调胭脂用的了,砚盒也精致,“珊瑚红漆盒,制作精致……盒上盖内刻细暗花纹薛素素像,凭栏立帏前,笔极纤雅;右上篆红颜素心四字,左下杜陵内史小方印,为仇十洲之女仇珠所画者。”

此后,“脂砚”身世颇曲折离奇。据考证,康熙五十五年,广东人余之儒为求官,从曹寅的门人处打听到他有收藏古董的嗜好,便从薛素素后人手中以三间瓦房的代价,买下了脂砚送给曹寅。曹寅败,脂砚由曹寅之孙曹天佑秘藏,于砚侧刻“脂研斋所珍之研其永保”。曹雪芹写作〈石头记〉,曹天佑以“脂砚斋”之名做点评,薛素素的这方砚台从此越发传奇。

曹家彻底潦倒后,脂砚进了北京一家名“燕轩斋”的当铺,接着就到了收藏家端方手里。端方携带脂砚入蜀,于绵阳被乱箭射死,此砚流落到四川藏砚家方氏手,从此一度销声匿迹。

1953年10月,重庆大学教授、金石家黄笑芸在重庆一旧货摊上,再次发现了脂砚。按旧货摊老板出价,他花25元钱买下此砚,由好友戴吉亮带至北京请张伯驹先生鉴定。张伯驹时任吉林省博物馆馆长,考证此砚确实是薛素素的旧物,并以1200元(一说800元)的高价买下收藏于吉林博物馆。

1963年春节,张伯驹携此砚去天津,请周汝昌观赏品评。1963年夏,故宫举办“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纪念展览会”,脂砚尚在。

三年后,脂砚由外地展出返京时,居然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最新小说: 萌宝在末世抱大腿后,全家后悔了 影视从夜老虎开始 硬汉冷淡绝嗣?怎么她一胎又一胎 军少命里无子?绝美娇妻旺夫又好孕 跑路三年后,崽她爸成了顶头上司 穿成恶毒继母,手握空间灵泉养崽崽 暗宠成真,京圈太子他上了瘾 闪婚而已,别失控 他说不爱,婚后却沦陷了 怪力萌宝三岁半,豪门排队宠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