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好戏开锣(1 / 3)

    三人轻装上路,各自带上足够的钱和一葫芦水,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李二郎是此间常客,引着二人熟门熟路地抵达一处气派非凡的所在,但见前方人头攒动,喧声如潮,一座巨大的戏棚赫然矗立!

    在外面只能看到高架的棚顶,其上覆以厚密苇席遮阳避雨,四周则以手腕粗细的圆木紧密围成一人高的栅栏,仅留一大一小两处入口供人进出。

    这便是保康门瓦子里最大的勾栏八仙棚了。

    棚檐之下、门前柱梁,乃至棚壁四周,到处悬挂张贴着各色招子:大字旗牌猎猎作响、金字纸榜醒目张贴、丈余长的锦缎帐额随风微漾,更有绘着威武力士或猛兽图案的巨幅靠背高悬其间。

    其实就是各种形式的宣传广告,上面写有演出的节目单、时间以及主要艺人的名号。

    接下来的演出节目正是十日一度的角抵擂台赛,“王秀英”三个字占据相当大的篇幅,显然便是今日的擂主了。

    此时此刻,大门处早已被等候鸣鼓开场的看客堵得水泄不通。

    “吴掌柜!”

    一声熟悉的呼喊穿透喧嚣传来。

    循声望去,韩春春与赛关索在小门处奋力挥手。

    三人当即挤靠过去。

    韩春春急吼吼道:“快快快!再慢些好地界都喂狗了!”

    吴铭瞥了眼紧闭的棚门和门前涌动的人潮,讶异道:“时辰未到,快些慢些又有何妨?”

    “大门自是进不了,我和赛三姐是角抵社的在册社员,跟着我俩,可从小门提前进场。”

    吴铭恍然。

    怪不得这处小门前无人等候,原以为是“员工通道”,敢情还是“会员通道”!

    角抵社他当然知道,在本朝众多的民间会社中算是规模较大的了。

    “社”之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最初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和组织,主要因氏族血缘关系而组合。

    而“社会”一词,则始于晋。直至隋唐末期,才逐渐兴起了宗教、商业、文学等类别的会社,但数量较少,性质和活动内容较单一。

    入宋后,“并社为会”,以志趣相投而结社的现象已遍布存在于各个阶层,类别同样百花齐放。

    其中规模最大也最出名的会社当属圆社,也称齐云社,《水浒传》里的大反派高俅高太尉便是圆社的社员,别的暂且不论,既能讨得宋徽宗的欢心,其脚法定然远胜今日之国足。

    虽说可以提前进场,门票还是要买的。

    门票自然也和今天一样分作三六九等。

    “一等座”售价五百文每位。

    “二等座”售价二百文每位。

    “三等座”……没有三等座,余下皆站票,一百文每位。

    擂台赛打完少说也要一个时辰,当然要买坐票。

    五人各自花两百文买票。

    谢清欢吃住都在吴记川饭,平时没什么开销,李二郎则是有意攒钱,区区二百文还是付得起的。

    吴铭拿着票据扫了眼,看字体就知道是用雕版印刷的,上面没有写明座位号,应该是先到先得。

    五人从小门依次进场。

   &nbs

最新小说: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朱颜执鼎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官场之临海凭风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重生之得意人生 缠娇鸾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