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102 状元楼掌柜的论断

102 状元楼掌柜的论断(1 / 3)

    郑荣喜冲吴铭和狄咏拱手告辞,命铺兵押着两个贼人离店。

    “郑行官。”吴铭随之步出店门,“不知此案何时开审理?小店也好早做准备。”

    提起开封府,吴铭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那个男人。

    可如今的开封府尹并非包拯,包黑炭权知开封府是今年年底的事,更何况,区区贼盗案无须府尹亲自过问,想一睹包青天断案的风采不太可能。

    郑荣喜停下脚步,略作思忖后回答:“此案人赃并获,贼人也已供认不讳,若只是小盗小窃,无须开堂,今日便可结案,只不过………………”

    说到这,他眼神瞥过狄咏的方向,郑重道:“琉璃杯价值不菲,非一般偷鸡摸狗可比,府衙必定会开堂宣判。因事实清楚,人证物证俱全,开堂也只是个过场。”

    “眼下的麻烦在于,这二人虽已招供,但咬死了说那逃走的陈贵是主谋,他们是受其蛊惑。”

    “主从不明,府衙多半会将二人暂时收押大牢,等把陈贵缉拿到案,再一道审理判决。届时会请吴掌柜到堂,且安心静待府衙文书便是。”

    郑荣喜非常耐心地解释,随后挺直腰板,铿锵有力地表态道:“吴掌柜放心,那陈贵便是逃到天涯海角,郑某也必将他绳之以法!”

    话说得相当响亮,足以令店里的狄咏听得一清二楚。

    心里却透亮:缉拿之事谈何容易......

    这三个贼人并非周遭的街坊,而是在五岳观中避难的灾民。

    如今城南遭灾,挤在各个寺庙,道观、临时窝棚里的灾民数以万计,这些人居无定所,身无长物,难免会动歪心思,去干那铤而走险的勾当。

    官家诏令,当务之急是排涝疏渠、安置灾民,自开封府以降,能动弹的人几乎全压到城南去了,哪还有多余的人手缉拿搜捕?

    若只是寻常的贼盗案倒也罢了,偏生事涉枢密使家的小官人,无论如何,他郑荣喜定当全力以赴!

    郑荣喜和铺兵押着贼人离去,热闹没了,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场。

    吴铭再度向狄咏和张关索致谢。

    “举手之劳罢了。”

    狄咏摆摆手,正色道:“吴掌柜,恕我直言,你以这般贵重的琉璃杯待客,店中看顾的人手却不足,难免惹人觊觎。”

    他转向一旁的张关索,眼中不掩赞赏之色:“这位壮士身手了得,方才擒拿摔砸皆是真功夫,吴掌柜何不请他照看此间......”

    “俺愿意!”

    不等狄咏说完,张关索那双炯炯豹眼已倏然一亮,蒲扇大的巴掌拍得胸膛砰砰作响。

    吴铭诧异道:“你已在保康门瓦子寻了生计,如何兼顾得过来?”

    “掌柜的放心!”张关索咧着嘴笑,“俺虽不能整日钉在店里,但贵店最为紧要,食客最多的三个当口,卯时、午时和酉时,他正好得空!定教那些不开眼的撮鸟,再寻不着半点空子!”

    稍一停顿,又快人快语道:“工钱分文不要,只消掌柜的管俺三顿饱饭便是!”

    吴铭看着张关索那副孔武有力、朴实恳切的模样,心想这汉子虽然流落道观避难,却是靠力气和本事吃饭的本分人,又想起他方才擒贼的果决利落,这等身手在市井里委实勇猛少见。

    他其实并不担心琉璃杯遭窃,有两界门的回收机制在,谁能把店内的餐具偷走算他输。

    可狄咏说得不错,现如今,吴记川饭生意是越来越红火了,

最新小说: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缠娇鸾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官场之临海凭风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朱颜执鼎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