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令,苻丕很是无奈,带着一肚子的不情愿,返回了大营,一面下令明日攻城,一面差人去打探大荔城的消息。
朱序站在城头,面色沉静地看着苻丕在外面转悠。
儿子朱谌站在他身侧,说道:“据探子回报,苻丕麾下约有八万之众,如今城中有三万守军,粮草辎重足以支撑三个月,倒是不惧他。”
朱序点点头,“仅凭他这一支队伍,还不足以威胁到我们,现在就看渭水那边的结果了。”
朱谌对此颇有微词,“大战尚未结束,周王便调回兖州军,使得渭水沿岸的防御力量减弱,此举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
“兖州军若不能全力配合,留下来反而是隐患,”朱序解释道:“周王后来不是调了弘农的慕容将军过来,足以补上兖州军的缺。”
朱谌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朱序看了他一眼,“怎么,是不是想说周王私心太重,前线多些兵马总是好的。”
朱谌尴尬地点点头,“兖州军就算不配合,放在那里也是威胁,秦军不可能弃之不管。”
“形势不一样,”朱序叹道:“换做以前,周王肯定会留下兖州军,然后如你所说的另行安排,但现在,攻秦的兵力充足,他为何要将一支不听话的队伍放在前线?”
“简单来说,就是兖州军对于周王可有可无,可到了这个时候,桓幼子和王孝伯还不知道为自己争取,反而端起架子,我看兖州要不了多久,又得换人了。”
朱谌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攻秦之事,不再是王凝之需要求各州出兵相助,而是各州刺史需要这个立功的机会。
不然新朝建立,各州刺史凭什么保住现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