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箱子的平板车。
那人穿着一件沾了些许灰渍的深蓝色薄棉服,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袁家兴?”李乐有些意外地喊了一声。
袁家兴闻声抬头,也是一愣,随即脸上绽开一个略带腼腆却坦诚的笑容,“李乐?巧了啊,你来买东西?”
打量了一下他这身行头和满车的货物,想起司汤达那句“打工皇帝”,李乐心里明白了七八分,“你在这儿.....兼职?”
袁家兴用袖子抹了把汗,点点头,“嗯,在这儿兼职,帮忙理货、送货。上午没课,过来帮帮忙,今天也正好有车来给送调味品和干货。”
“可以啊,勤工俭学,自食其力。”
袁家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呢,来买东西?”
“啊,买点炖汤的料。”李乐晃了晃手里的袋子,“你这活儿,几点完事?忙了一上午,还没吃午饭吧?”
“快了,把这车货卸完就能歇会儿。店里管一顿午饭,有盒饭。”袁家兴说着,就要继续推车。
这时,超市老板在仓库门口喊了一嗓子:“阿兴!快点啦,后面还有货要上!”
“来了来了!”袁家兴连忙应道,又对李乐抱歉地笑笑,“我得先去忙了。”
看着他瘦削却劲头十足的背影,李乐心思一动,一把拉住他胳膊,“盒饭有啥吃头,走,等我买完东西,请你吃碗热乎的面去,我知道前面有家弯岛的牛肉面还不错。”
“不用不用,真不用破费,我吃盒饭就行,都习惯了。”
“哎呀,习惯啥习惯,还客气个甚?”李乐不由分说,“就这么定了,我等你。赶紧卸货,麻利点儿!”
看到李乐态度坚决,眼神不似作假,袁家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不好意思的笑道,“那.....行吧,谢谢了啊。我尽快!”
李乐在门口等了不到十分钟,袁家兴小跑出来,脱掉了沾灰的外套,里面还是那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毛衣,洗得干干净净。
“等久了吧?”
“没,我这一局游戏还没打完。”李乐晃了晃手机。
“地方在哪儿,远不?”
“过了那边的律政广场就到,走。”
“诶。”
两人走进了不远处李乐上次吃过的,那家由弯岛人开的小面馆。
店面不大,装修简单,寒冬天里,热气腾腾,飘着浓郁的牛肉香,那位大嗓门的阿嫲,瞧见两人进门,热情招呼着,“吃点什么?”
“看什么,你自己点。”李乐一指柜台顶的餐牌。
“不了不了,你来呗,我不熟的。”
“行,那就一碗牛三宝,两碗牛腩,两份卤豆干,加一份烫青菜,再来两罐可乐,可行?”
“咱们俩,三碗啊?”
“我一碗吃不饱啊。”
“哦哦,对,你这块儿头,呵呵呵。”
“阿嫲,快点咯。”
“吼,你们先坐吼,马上来。”
两人找个靠窗的卡座坐了,等面的功夫,李乐打量着对面略显清瘦的袁家兴,抠开一罐可乐递袁家兴:,“昨天,课上你那问题提得不错,结构洞那部分,啃得挺细。”
“瞎琢磨,”袁家兴接过可乐,喝了一口,冰凉的汽水让他打了个哆嗦,“就是觉得伯特说得太理想了,现实里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理论嘛,都是简化模型,指个方向。真要在现实里用,得打不少补丁。”李乐笑了笑,看似随意的问道:“刚才看你那架势,挺熟练啊。你这打工.....时薪能挣多少?不方便说就算了。”
袁家兴有抿了可乐,“没什么不方便的,一小时7.5镑。老板人还行,对咱们国内来的学生挺照顾,工时给得也足,还管一顿饭。”
李乐心里快速算了算。按留学生签证规定,学期内每周最多打工20小时,就算满打满算,一周150镑,一个月也就600镑出头。
在这物价高企的伦敦,光是合租一个离学校近点、条件尚可的房间,月租恐怕就得四五百镑,再加上吃饭、交通、通讯、买书......
“这点钱.....在这边够干啥的?”李乐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带着点关切。
袁家兴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种经过计算的平静,“不够啊,所以还有别的活儿。”
“啥?”
“最近在一家汽车出租公司做晚间接线员,每周三到周日,晚上七点到十点,接接电话,处理下预约。那个一小时六镑五。周末要是没事,偶尔还接点旅行社的散活,带国内来的团在伦敦转转,帮他们办理手续什么的,一天能有个一百多。”
“还有旺季的时候,比如圣诞节那会儿,也去牛津街那边的百货公司当导购,因为能给国内来的当翻译,那边给的高,一小时十二镑呢。”
“尤其当导购,有时还能见到国内的明星来买东西。”
袁家兴如数家珍般报着自己的“业务”,像在陈述一份工作报告,“这么七拼八凑下来,一个月勤快点儿,刨去税,到手差不多能有一千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