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215章 安港的言论自由

第215章 安港的言论自由(2 / 3)

金进出自由、人员进出自由等等政策。

    目前流入安港的资金中,约60%的资金通过南华的同登—友谊关贸易口岸,寄回家乡用于赡养家属。40%用于投资置业,包括购买房产、开店、建学校等是安港民间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

    安港这两所大学就是靠华商的捐赠建立起来的,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专业,那些被南华政府合并或者取消的专业也恢复了过来。

    但是对于这些文学和哲学类的专业和研究机构,安港特区政府并不会进行任何财政拨款,这些专业和研究机构的存在完全依赖社会捐赠,而华商就是这些专业的主要捐赠者。

    华商,特别是来自马来半岛的华商对于这些“文化人”特别尊重,每年都会向这些“文化人”提供大笔咨询费和学费,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和收自己的孩子为徒。

    然而好景不长,李崇文的“焚书坑儒”激起了他们的愤怒,纷纷在报社登报、在学校演讲鼓动学生。

    这些人未必不知道南华政府为什么这么做,南华发展得特别快,特别是安港、琅琊、长安、洛阳这几座城市已经有了大都市的模样了。

    其他暂且不谈,南华政府解决了老百姓吃饱饭,这个困扰中原当权者几千年的历史问题。

    他们完全知道这个分量有多重,但是看得越多,心里越担心,因为李崇文不用他们,搞马上治天下,用了一帮工匠、农民和丘八,就可以把国家治理的很好,那他们这些兼具东西方之长的文人士大夫的价值在哪里?

    在这些人眼里,他们才是理所应当的国之柱石,不管是中原、是南华、还是东南亚各个华人国家,都应该把政权交给他们,垂拱而治,把他们奋斗的果实让出来,可现在呢?

    就连尊重他们的华商也开始变少了,求着他们收徒的华商也越来越少了,南洋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不相信他们这套东西了。

    南华政府在安港实行言论自由,这里还有着鹰酱的驻军,在他们看来,他们在这里骂南华政府、批评李崇文也不会有什么事。

    特别是,在他们申请的抗议游行示威活动被特区政府通过后,他们的底气就更足了,骂李崇文都没事,那自然要骂得更多,批评更多了。

    但是,教授们的行为却让这些华商感到恐慌,在东南亚这片土地上,南华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

    还有,他们将近一半身家都投到安港,他们不敢得罪南华政府,更不敢得罪李崇文。

    于是,华商们纷纷取消捐助,切断和这些教授的关系。

    没有了社会的捐赠,大学经费的减少,只能效仿本土,对一些不重要的文学类专业进行合并或者取消,并辞退这些专业的教授。

    学校对于的解雇行为解释是,这属于聘请合同中提到的不可抗力因素,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至于各界的反应比较平淡,学生们也就是讨论几天,然后该干嘛干嘛。

    安港这两所大学是南华政府和鹰酱大学联合创立的,学校的理工科教授都是特区政府从西方国家和日本高薪聘请过来的。

    来到这两所大学上学的学生,家里在南洋非富则贵,他们来这里不是结交人脉,就是通过这两所大学,前往鹰酱和日本留学,根本不关心这些小事。

    真正感到兔死狐悲的,还是大学里面的一些民国教授,虽然他们和文学类的教授有着这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被废三年后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明补牙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