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97章 砸了读书人的饭碗!

第197章 砸了读书人的饭碗!(2 / 2)

国会通过全民教育的政相关政策和法律,还开始了试点,用不了多久就会在南华共和国全面铺开。

    这些年,南华政府就一直都有对老百姓扫盲,而国防军更是强调识字,还有南华学校不再收取学生的任何费用,这都说明了,李崇文是真的想要普及教育。

    这相当于,他们在李崇文的心里将变得不再重要,这怎么行!

    在民国知识分子的眼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士”(精英阶层),而非面向全体民众的普及教育。

    “总统阁下,全民教育的模式,是万万不可行的,只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实行精英教育,才能让南华共和国强大起来。”

    “总统阁下,我们明确反对全民教育这样一刀切的模式,教育应植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南华共和国这样的移民国家。”

    “全民教育会让老百姓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对于南华的汉化融合政策是不利的。”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人读书识字,而是培养有道德、有技能的建设者,而非全民教育。”

    梁校长一直认为全民教育是贬低了知识的价值,将教育异化为政治工具或形式化的扫盲运动。

    “总统阁下,梁校长说得非常好,全民教育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只有传统儒家的修身齐家思想是教育的核心,而全民教育只注重识字,忽略了人格培养。”

    “全民教育会让老百姓只学了几个字,却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反而加剧了南华的文化断裂。”

    陈校长更担心的是全民教育对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影响,全民教育的政策和法律真的落实下去的话,特别是国家对学校有了主导权。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国家在干赤裸裸的干预学术自由,这直接侵犯了他们这些“士大夫”在教育上的权威。

    他们这些“士大夫”本就因为兔子在中原实行了毛熊的教育模式,把工匠和泥腿子拉进校园,才来到南华共和国的。

    但现在南华共和国也要实行类似的政策,把教育普及到每一个老百姓身上。

    来南华之前,他们这些“士大夫”要面对普及教育政策的“压迫”,来到南华后,他们还要面对全民教育的“压迫”,那他们不是白来了。

    在梁、陈二人的心,读书为仕的传统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读书是为了考科举、做官,而非为了提高自身素质。

    南华的民国知识分子中,许多人仍持有精英教育的观念,认为教育是精英的特权,而非全民的权利。

    “总统阁下,全民教育是政府为了控制民众而推行的政策,而非为了民众的利益。”

    “希望您能明察秋毫,全民教育模式是不可取的!”梁校长坚定的说道。

    “还有,政府对大学的强制干预也是不可取的,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课程自主才能为南华带来更多的人才。”陈校长对于政府获得大学的主导权的行为,是激烈反对的。

    以前,南华的大学是教授治校,现在却要受政府管辖,那他们以后怎么对某些学生实行“包容”政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大明补牙匠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