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23章 属于橡胶的意外

第123章 属于橡胶的意外(2 / 3)

不会超过2亿美元,而且这个数量估计还在降低。

    "秘书长,关于中原的还有一件事。"

    "中原打算向我们出口大米。"

    陈德明觉得中原方面有些太想当然了,南华国内的大米价格确实很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南华需要进口大米,而且进口大米也完全可以从南华在暹罗的控制区进口,那边的价格更低。

    南华政府已经在鼓励农民种植水稻,特别是经过大量农民破产的事情,很多农民已经改种水稻了。经过农业部门的计算,今年夏收后,南华国内的大米数量会大幅度增加,价格也会被打下来的。

    到时候,南华还会大规模出口大米,根本不会进口中原的大米。中原打算向南华出口大米赚取外汇的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除非中原的大米价格真的很低,南华才会购买。

    "不用管他们,我们秉承自由贸易的原则,他们在南华做什么交易都不要管,但是所有的交易都必须通过港岛进行。"

    "第二个原因呢?"

    李崇文对中原方面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此,不管不顾,有什么事都要通过约翰牛来负责。

    "至于第二个原因,和我们有些关系。"

    陈德明有些尴尬的说道。

    "我们?"

    李崇文表示很疑惑,这和南华共和国有什么关系,南华又不能控制橡胶的价格。

    "东南亚本来就是最主要的橡胶生产地,暹罗、荷属东印度群岛、马来半岛和南华共和国都盛产橡胶。"

    "但是在最近这几年,暹罗、荷属东印这些地方都不免出了一点点意外,导致这些国家的橡胶产量大规模减少。"

    "在我们对暹罗的自卫反击战中,我们把土地都分给当地的老百姓,当地的农民在得到土地后,都自发的改种水稻。"

    "暹罗境内的大量武装势力,也是影响暹罗对外出口橡胶的能力的重要因素。"

    "这些势力都是各自为政,他们只关心自己手上的军事力量,根本不关心农业的发展,他们对农业政策大多都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陈德明对暹罗的情况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南华共和国目前还处于出口原材料的阶段。这部分的利润本来就很低,再和其他国家竞争,利润就更少了。

    暹罗出口的原材料和南华共和国的原材料高度相似,这也是南华政府扶持那些地方势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去年,荷属东印度群岛接连发生的战争,荷澜殖民政府居然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在荷澜军队驻扎和经过的地方,他们都会把当地橡胶树砍掉。"

    "这让去年荷属东印度群岛出口的橡胶几乎为零,这极大的影响国家橡胶价格。"

    这件事其实是暹罗雇佣军干的,和他也有些关系。陈德明在半岛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现依然有许多农民不听从政府的建议,继续种植经济作物,他就想办法避免农民大规模破产的情况出现。

    而荷属东印度爆发的战争,让他看到了机会。在暹罗雇佣军登陆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时候,他就联系和暹罗雇佣军的几个师长,让他们尽可能把当地的种植园都破坏掉,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都不能恢复过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钢铁先驱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被废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