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中药材(1 / 3)

    (我回来啦!!!!)

    长安(河内)的一条街道上。

    李大夫的医馆在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这条街上的其他医馆来看病的人也多了起来。长安作为复兴军的事实首都,加上红河可以直接通向琅琊港,所以大量的官员、商人在长安城汇聚,庞大的人口数量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大夫、药铺提供服务。

    为此,政府会向在安南设立医馆、药铺的移民提供低息贷款并且低价出售临街店铺和房屋,以保证医馆和药铺能及早进行正常营业。

    "当家的,刘先生又来!"

    李大夫的妻子抱着孩子走进医馆,向李大夫缓缓的说道,

    "当家的,这位刘先生是干什么的?"

    "最近我都看到他经常在街上的几个医馆附近转悠。"

    李夫人很好奇,这个刘先生西装革履,每次来他们这里都很悠闲,一点也不像是找大夫治病的模样。

    "刘先生?"

    "啊……,你说的是整天穿着西装,说着岭南话的那个刘先生的。"

    李大夫听到自己妻子的话后,愣了一下,想了想才记起来。

    "对,就是那个!"

    "整天穿着西装都不嫌热,还时不时的说几句洋话,真是奇怪。"

    "哈哈哈。"

    "刘先生是从港岛那边过来的,说是想要和我谈谈药材的问题,我们医馆的药材不多了,这位刘先生据说可以为我们医馆提供中原的药材!"李大夫解释道。

    说起药材这个问题,李大夫就头痛,安南和澜沧本土的中药材终究比不上中原的中药材的丰富,现在医馆的药材都是他南下时带来的,黄连、黄芩、白术、杏仁等经常使用药材,一旦用完就没有了。

    复兴军本土境内缺乏中药材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安南生产的中药材可以覆盖50%-70%的常见疾病治疗需求(如呼吸、风湿系统)。澜沧生产的中药材可以覆盖约40%-60%,尤其在野生抗炎、祛湿类药材上具有优势。

    也就是说,仅仅是治疗常见疾病需要的中药材,复兴军至少有30%的缺口。

    中医在本土境内的发展因为缺少药材和没有有实力的中医带领,一直没能很好的发展起来,而作为与中医并列的西医,则因为鹰酱的医疗援助和从鹰酱高薪请来医生团队以及从半岛回来的第一批医生和护士,本土的西医迅速发展起来。

    "提供药材!"

    "那位刘先生不会是北边的人吧!"

    "这件事有没有危险啊!"

    李夫人有些惊慌失措,以前在中原的时候,政府就经常抓走和那边有联系的人。复兴军的前身是桂系,李夫人害怕自己的丈夫因为和北边有联系就被抓走。

    "没事,我都会安排好的。"

    李大夫安慰道,他知道自己的夫人在害怕什么,不过复兴军的情况不同。要说和北边有联系的就要抓起来的话,那么安南九成以上的人都要被抓起来,而且,那位刘先生能正大光明的出来活动,肯定得到复兴军的默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明补牙匠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