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还有不知道多少口气没能出来的爸爸,也终于是头一回在林家婶子跟前低了头,终究还是给她姐塞进了新华书店,虽说是实习工,但人脉够硬,那边承诺,干够一年就给转正。
新华书店行,钱一向挣得硬气,工资也能及时发,不多,实习工一个月272,转正之后就能拿410,老高家一家四口,对于这份工作、这个收入,都挺满意的。
接下来,转过年去,就该轮到高文文毕业了。
当然还是不包分配的,到时候大概率还是要托人,而且就近能抓到手的、求了也大概会有结果的,就大概齐还是要找老林家——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两次放假回来,每次站到自己家门口的廊子底下,抬头看见对面老林家的门,高文文就总忍不住会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林家已经飞走了。
一家人都飞走了。
据说林见鹿在亚运村那边,给他爸妈、爷爷奶奶都买了房子,甚至说是还花高价买了个四合院,就挨着后海那块,地段好得很,价钱也贵得很,然而在人家那样的家庭来说,却又好像并不算什么。
终究是飞走了。
已经不是就住对门,抬头就看见、抬脚就过去、张嘴就能喊应人的那户人家了。
闲了的时候想想,自己上初中高中那会儿,跟在他屁股后头玩,还一度想过要跟他处对象的事儿,现在想来,还跟就在昨天似的——但已经不免惹人噱笑。提都不好意思提了。
叮叮当当,呲呲啦啦。
三四点钟就开始洗洗摘摘切切的,一家母女三个齐上手,到傍晚六七点钟,天都黑透了,年夜饭终于是端上了桌。
吃着年夜饭,一家人说说笑笑,回味着这一年的辛劳与收获,倒也甘饴,再展望一下明年大姐要转正,小妹要毕业,托一托林家这户老邻居,就大抵应该是还能给安排个不错的活儿,这就算是一家子四口人,都开始吃工资了。
想想都觉得,日子就要越来越好了。
于是就都很开心。
眼看饭已经要吃完,高爸爸还在喝酒,那边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
热热闹闹,喜喜庆庆。
就是这个味儿。
年年年夜饭,就等着看这一出热闹。
节目好点儿差点儿的,没多大关系,登台表演的人,一个个都穿得喜庆,拱着手说着那年年有余的喜庆话儿,脸上也都挂着笑模样儿,就够了——老百姓累一年了,图的就是这个味儿!
上来就是歌舞,很热闹。
紧接着又是一段歌舞,叫《东西南北闹新春》,又很热闹很喜庆。
然后是牛群冯工的一段相声,叫《坐享其成》,挺好笑的。
这年代的人,喜欢春晚,稀罕春晚,每个节目都看得格外认真——娱乐匮乏的年代,平常是真的什么都捞不着,每年就过年这时候,咔的一下给你端上来一桌满汉全席,无论唱歌的、跳舞的、耍杂技的唱戏的,还是说相声演小品的,看着都觉得特别好、特别有意思、特别耐咂摸、特别有回味!
高家一家人也是看得特别投入。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