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文豪1983 > 第十二章 一封到哥伦比亚的信

第十二章 一封到哥伦比亚的信(1 / 3)

    京城来的主编正是刘芯武,蓉城人,79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其作品《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作。

    刘芯武目前痴迷于马尔克斯的小说,他觉得,这是中国文学未来的方向之一。因此,他要大力倡导,大力引进。

    “我晓得你,余切。你为啥子要泼我们的冷水?”他说。

    “因为马尔克斯只是把自己所见所闻如实的记录下来,在自己的创作里并没有添加什么想象。”余切说。

    “你有什么证据?”

    “马尔克斯这个人在自己的访谈中,谈到拉美和欧洲很不同,在他们那里,有持续几个月的暴风雨,有亚马逊河,而欧洲只有阴雨连绵和多瑙河,没有大江大河,没有大风大雨……所以欧洲人一看到他的书,就觉得是‘魔幻现实主义’,但他是‘现实主义’,没有魔幻两个字。”

    余切还补充道,“这个‘魔幻’现实主义,是以西方认知体系中的‘现实’为基础的,是西方中心主义用以构建自我的‘他者’的材料,有一种明信片式的异国想象,是西方对非西方之外的世界‘非理性’、‘非正常’的蒙昧落后的投射。这是别人的一种歧视性用法,我们偏偏还跟着去学……”

    刘芯武听到一半,脑袋上开始冒汗了:

    妈的,怎么一开头就是歧视?

    你这是哪个年代的打法?

    “我们这里没有懂西语的,没办法验证你说的真假,你有其他证据吗?”

    “证据就是去年,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上的演讲,他从头到尾没有谈他的文学,更没有谈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谈的都是拉丁美洲的历史、社会、政治现状。他请大家真正的来关心、来理解拉丁美洲的现实,这些现实和西方人眼中并不一样,不魔幻,但也是现实。”

    “你难道会西语?”刘芯武问道。

    “我自学了一点。”余切回。

    他还真会一点,上辈子本科生已经开始卷到学第二外语,余切断断续续的学了点。不仅是西语,余切还学了日语。

    现场确实没有会西语的,但翻译一篇演讲稿是容易的,只需要稍后找译者验证即可。

    其实,余切简直想骂娘了——这事儿堪称是国内对《百年孤独》的最大乌龙,跟风了一个连作者本人都不认同的概念,持续了几十年,这些人,比马尔克斯还要懂《百年孤独》。

    刘芯武在几年后因为发了些过了头的伤痕文,被踢出了《人民文学》,接着他写了张认错书,又跑回来重新当主编,自此,他似乎就失去创作舒适区,把精力都投入到对《红楼梦》的研究。

    现在,情况有点僵住了,有个懂点西语的小伙子指出大家在胡扯空谈,然而,大家却无法反驳他。

    黄兴邦出来打圆场,他问余切,“你真的还懂西语?”

    “懂一点。”

    刘芯武插话,“我不信!”

    于是,黄兴邦就笑道,“余切毕竟是燕大生,还是状元。”

    没有再做什么解释,不需要做解释。

    状元这个名号还是够硬的,不至于被立刻否定。

    但刘芯武觉得自己大老远从京城过来,结果被一个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四合院:我对象又红又专 原神:提瓦特的神枪手 尘缘寻仙 不闯宗门了,靠灵珠建修仙世家 形意通天 兼挑两房?我换嫁你亡兄牌位生三胎! 半边柯南半边鬼,不是侦探不是人 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 穿越魔兽:打破剧情的王者 重生之在魔法大陆当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