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率99.5%。”
张明拎着便携式数据记录仪,快步跟上李锐的步伐:“吴刚02号已携带实验日志终端,存储容量1TB,数据加密等级A级,可实时同步至科考站数据库与地面中心。”
穿过两道气密门,生物实验室的自动门缓缓滑开。这座占地80平方米的实验室分为操作区、培养区、检测区三个隔间,墙面采用无缝一体化设计,地面铺着防静电抗菌地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驻站生物学家陈玥正站在操作台前调试设备,她面前的超净工作台内,整齐摆放着培养皿、移液枪、月壤样本罐等器材。
“李队、张工、刘工,欢迎来到‘月尘生命’实验室。”陈玥转身时,白大褂的下摆轻轻晃动,“本次实验核心是验证月壤中的‘硅基耐受菌’在模拟地球生态环境下的增殖能力,这种微生物是三个月前‘星尘三号’任务从月海玄武岩中分离发现的,也是人类首次在月球原生环境中找到的疑似自养型微生物。”
李锐走到超净工作台前,目光落在透明的月壤样本罐上——罐内的月壤呈深灰色,颗粒细腻如面粉,其中夹杂着几颗微小的红色结晶体:“陈博士,月壤样本的保存条件是什么?是否需要维持原生环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