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发现要跟您汇报。”秘书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吴浩转身回到办公桌前,刚把南非的医疗数据归档,周教授就抱着一叠实验报告快步走进来,眼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我们在室温常压超导材料里发现了‘量子纠缠增强效应’!”周教授把报告摊在桌上,指着其中一张彩色的微观结构图说,“你看,当我们在氢化钇-硼材料中加入0.1%的钬元素后,材料的电子配对方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不仅临界温度从28℃提升到了32℃,还出现了稳定的量子纠缠态!这意味着,我们能制造出运算效率更高、容错率更强的量子计算机!”
吴浩接过报告,手指拂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他注意到,在-196℃的液氮环境下,这种新材料制成的量子比特相干时间竟然达到了500毫秒,是现有超导量子比特的5倍,而且在室温下也能稳定维持100毫秒以上。“这简直是跨时代的突破!”吴浩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如果把这种材料用在量子芯片上,运算速度至少能提升10倍,成本却能降低60%,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至少能提前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