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测试站。零下35度的严寒中,他穿着厚重的防寒服,站在超导电缆的测试台前。屏幕上,无镧样品的电阻值始终稳定在0Ω,即使在模拟暴风雪的环境下,性能也没有任何波动。李教授兴奋地喊道:“吴总,成功了!这种材料在极端低温下的稳定性完全达标,我们可以开始量产了!”
吴浩伸出手,触摸着冰冷的样品盒,指尖传来的凉意仿佛化作了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的那篇超导论文,想起十年前在民房实验室里炸碎的窗户,想起无数个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不眠之夜——所有的坚持,所有的付出,都在这一刻有了最好的回报。
“通知总部,”吴浩的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无镧超导材料正式启动量产,优先供应欧洲和国内的超导电网项目。另外,让研发团队加快新一代材料的研发,我们的目标,是让超导技术走进每一个家庭,走进每一个需要它的角落。”
测试站的广播里,突然响起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工程师们围着测试台,唱起了这首歌,歌声在白雪皑皑的旷野中回荡。吴浩看着身边这些为了超导技术奋斗的人们,看着远处缓缓升起的朝阳,心里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