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后的一个月内,其港股股价经历了三轮剧烈震荡:先是因“技术瓶颈“猜测下跌8%,随后因“战略转移“预期反弹5%,最终因“创始人健康问题“传闻再次下探7%。这种巨幅波动让机构投资者陷入两难,某外资投行的科技行业分析师在报告中坦言:“我们无法用传统估值模型评估浩宇现在的价值,因为核心变量——战略方向和领导人状态都处于未知状态。“
私募股权市场则出现了罕见的“抄底“与“撤离“并存现象。以长期投资科技赛道闻名的“磐石资本“,在浩宇股价低点时增持了500万股,其投资总监解释道:“浩宇的专利储备和技术积累还在,现在的估值已经反映了最坏预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消费升级基金“则大幅减持了浩宇股票,转而投资了三家汽车电子初创公司,基金经理在路演中直言:“我们不赌浩宇的转型能否成功,只押注确定性更高的新赛道。“
更具戏剧性的是,浩宇科技的可转债市场出现了“债股联动“的异常现象。某券商固收部门的研究显示,浩宇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在一个月内从15%飙升至35%,“这意味着投资者宁愿放弃债券的保本属性,也要押注浩宇未来的股价反弹,反映出市场对其长期价值仍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