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在实验室里诞生的代码,既能为军舰指引航向,也能为渔船撑起保护伞。他伸手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那里的数据流突然泛起涟漪,像是在回应他的触碰。
中午时分,食堂里的电视正在播放新闻。画面里,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正操作着无人机播种草籽,那些在基地测试过的无人机,此刻正拖着绿色的种子带,在草原上画出优美的弧线。“这是我们的民用版无人机,”负责农业项目的工程师骄傲地说,“续航时间比军用版短点,但价格只有三分之一,牧民都买得起。”
吴浩端着餐盘,坐在窗边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光伏板的影子。他想起周院士说的“清洁能源比武器更有意义”,忽然明白这两者从来不是对立的——就像电磁炮的储能技术能让巡逻车在寒夜保暖,无人机的协同算法能让草原重披绿装,那些为保家卫国研发的技术,最终都会变成滋养生活的养分。
下午的技术例会上,大家讨论着和兵器工业集团的合作细节。张小蕾指着军车减震系统的三维模型,语气里带着笃定:“磁流变技术不仅能减少颠簸,还能降低车辆噪音,在边境巡逻时更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