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 第752章 术算大师,石宗方!

第752章 术算大师,石宗方!(4 / 5)

,陶盘;一者,旧井尺。

井尺者,乃当年工部造井所遗,长八尺,寸分精确;陶盘者,直径盈尺,边缘浑圆,线痕不见,乃他亲自督造、为试圆而成之器。

而此刻,石宗方便坐于其中。

他身材颀长,面色清癯,须发已染霜白,却无衰老之态;一双眼深陷而神采湛然,犹如沉于黑夜中的星芒,随时可能燃起火光。

衣衫极旧,墨迹斑驳,袖口泛白,显是多年未添新衣,然衣领整齐,纤尘不染。

面前案上,列着竹筹二十有余,他手中执一枚长筹,正沿陶盘边缘缓缓划动,嘴中呢喃低语,似在复诵某段法则。

“径为一,周几何?”

“若四为约,三不足。若五为约,三有余。”

“圆不可取整,须以小数细推。然……此数何穷?可取几至而足?可得恒常之式否?”

他忽地顿住笔尖,眯眼盯着盘沿,缓缓自言自语道:

“圆周之数,自古有之。然或取三,或取三一七,皆为近似。东境有言三又七分之一,南儒尝言三又十六分之一……皆非正比。”

“我曾以三百绳测之,得三一四一之值,若依此比为‘率’,是否可得法则之始?”

说罢,起身,从一旁小橱中取出一卷簿册。

那册早已卷边,封皮漆黑,上题三字:圆解草。

内中写满数式、图表、量测数十例,字迹或粗或密,显然非一时所成,而是多年来积累之痕。

他展开其中一页,指尖略过,轻声道:

“以一为径,求其周——得三又百四十一分之十六者,若近取之,乃三点一四一六。此数若恒,当可定器形、算车转、布攻防。”

“然……此‘恒’安在?可证否?”

他转身看向那尺与盘,忽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或可,再测一回。”

言罢,便再次俯身,取绳度圆,指掐分寸,反复运算。

晨曦透窗,映得他斜影长长,落在书案之上,仿佛与那无尽的数符、线图融为一体。

此刻的石宗方,心中无他,无人,无时光,唯有那一个问题:

圆之常数,能否为世所共知?

这问题,他已经思考了十数年了。

当年他初习术算,便对圆道痴迷不已。他不信“圆无定数”,亦不信“不可量度”。

他曾以米盘试测,以井口计弧,又向造轮匠学造器,向军营步卒习步距,凡一切可用者,无所不试。

他曾于三冬雪夜测量百盘,也曾在盛夏烈日下反复步距,哪怕汗透衣衫、双手生疮,也绝不罢手。

为求此常数,他断交朋侣,绝不赴宴,连朝廷征召为国子监术师之位亦辞谢三次,只求得一“术算之道”而已。

旁人皆称其“怪者”“痴人”,唯洛陵数百术士,皆以他为宗。

他们说:石宗方,是活在数中的人。

他不是在算术,而是以生命丈量真理。

而此刻,这个“活在数中的人”,竟不知,他所追索多年的“常数”,已有一人先行而至。

他并未得知许府昨夜通宵点灯,也未得知那本《术算纲要》中,已有人先他而设“圆周率”之名。

他也未得知,那一封来自许府的密信,正由快马加鞭奔赴洛陵,穿越晨雾与街市,朝这座无声而寂寞的小院疾驰而来。

他只是,依旧俯身于圆盘与绳影之上,低声呢喃:

“周何比于径?若有其率,何其名?何其式?可复用否?”

“此为术中大问,不得不解。”

他目光渐炽,手上筹划更紧,额上汗渍未干,却浑然不觉。

窗外晨光愈亮,而石氏小院,却仿佛隔绝于尘世之外。

这是个算术狂人。

他不图功名,不求显达,只为破解那千古之谜,哪怕以一生为代价,也无怨无悔。

而他不知道,一场将颠覆天下学术与政务的变革,正在缓缓向他靠近。

——就在今天上午时分,他会收到那封许府来信。

那封信中,有一行字,会令他久久不能平静:

“术算纲要卷中第五题,天子设‘圆周率’之名,并以其法推演周长,近得数:三又百四十一分之十六。请公详审。”

他会明白,自己并不孤单。

而在那遥远的紫宸殿上,有人已经先一步,走进了“数”的深处。

巷尾石府门前,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古人看我玩原神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农民将军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一梦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