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殿试!(3 / 5)

不可……饥不择食。”

“吏部之任,万万不可轻易授人!”

说话者,皆是朝中耆旧之臣,有名望者有之,有清誉者有之,亦有一贯对皇帝忠心之人。

此时出言,并非反对萧宁本身,而是真心忧政——他们并不知萧宁是否有备用之人,但李安石的资历,的确太薄了。

更有重臣低声道:“臣并非不信陛下识人之能,只是此人名声未着,若骤然擢之,恐令朝野惊疑,百官惴惴,恐非良策。”

“吏部重任,若使不当,不但毁其人,更累陛下声誉。”

一时间,左列清流,右列旧臣,皆露出不同程度的忧色。

虽未有强言抗拒者,但这份集体“劝谏”,本身已代表朝臣心迹——这人不合适!

可高阶之上,那身披冕服的少年天子,却只是低低笑了一声,轻声道:

“朕明白诸位之意。”

“也不怪众卿心中疑虑。”

“李安石之名,昔日确实鲜有耳闻。”

“朕若今日贸然任命,众卿有所不服,也属情理之中。”

他说得平和坦率,没有半分怒意,也没有反唇相讥。

反倒带着一份坦然与自信。

“既然如此——”

“那不如就于今日,在这金銮殿上,设一道殿试。”

“既是众卿心中有疑,不如请诸位——亲自出题。”

“以明其识。”

“以试其能。”

“诸位若胜,李安石自当退位;若李安石可应诸问、能答群疑,诸位又当如何?”

萧宁说着,目光一一扫过群臣,语气仍淡,可其中隐隐已有威仪荡漾:

“朕既以此人为用,自有朕的看法。”

“但既然用得是你们朝廷旧例,那就依你们旧例,诸卿出题,朕与其共听。”

“以公正之法,平天下之心。”

这番话,说得正大光明。

不是强压众议,不是专断用人,而是堂堂正正地摆出对阵之意。

你们若有不服,便来考他!

考得倒,自废任命!

考不倒,便不许再言!

殿中诸臣闻言,神色各异。

有几人对视一眼,心下倒也暗暗点头:如此设殿试,倒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方式,既不坏陛下威仪,也保群臣权责——若李安石真才,便是折服群议;若其空名,则仍有改弦之机。

只是——

有人低声嘀咕:“可若他答得出来,陛下便可顺势确立其位……这岂非早就为他开好了路?”

也有沉思者思忖:“设此一试,虽是示众,实则设局。此局若成,往后朝中再无可言之人。”

更有老臣皱眉喃喃:“少年天子……竟能走出此步?”

这些思绪尚在浮动,萧宁已一挥袖,道:“宣——设殿试!”

高声传下,旌旗震动,金銮殿内,一时肃穆如霜。

朝臣面面相觑。

许居正拱手而出,低声一叹:“既是陛下之意,臣愿先试。”

他看了一眼李安石,缓缓出列,道:“既为吏部之职,便考吏道之要。”

“请李大人答我——”

这场大殿之上的殿试,终于拉开帷幕。

金銮殿上,旒帘微晃,风过玉阶,如有无声之语,在空无的半列朝堂中悄然流转。

李安石静立丹墀之上,面如止水,青袍素净。

自入殿起,他便始终拱手垂立,不卑不亢,不张不扬。

站在那金阙之下,仿佛与这座恢弘堂宇格格不入,竟无半分显贵之气,反倒像是误闯朝堂的寒门士子。

许居正望了他一眼。

眼前这年轻人,眉目尚算清朗,骨架清癯,眼神平和,看不出任何紧张,亦看不出任何锋芒,神色既不像才高气傲之人,也无平民初登大殿的拘束与敬惧。

可也正因此,才越发叫人起疑。

这般平凡的人,如何担纲吏部尚书之任?

许居正缓缓拱手,面向萧宁,语声恭谨:

“臣既蒙陛下信任,敢为首问。”

“既为殿试,自当明题公问,不涉私情,不避公论。”

他目光一收,转向李安石,缓缓开口:

“李大人,既受任于吏部,必掌天下百司、三班六选、九卿四辅之荐举。”

“臣有一问:若三月春审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中国古代名人传 古人看我玩原神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如何拯救德意志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农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