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典现在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朱尔典在大英帝国驻华特命全权公使这个位置上,干了足足十年,这在外交界属实是不多见,简直就是把屁股焊在上面了。
当前是民国五年,这就意味着从1906年开始,朱尔典就已经是大英帝国在华的话事人。
而那时候在位的还是大清光绪皇帝,老佛爷执掌朝纲,把持权柄。当年朱尔典也没少给老佛爷甩脸子,予取予求,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曾经对万国宣战的西太后,在被揍了一个狠的之后。在洋人面前乖得很,特别是面对大英帝国,见到他朱尔典的时候,笑得十分谄媚。
不过,朱尔典还是比较喜欢老佛爷桀骜不驯的样子,因为那代表辛丑条约,代表割地求饶,代表4.5亿两白银——年息四厘,实际需付本息银总计9.8亿两,这在人类史上都不多见。
而这样的冤大头也是绝无仅有。
大英帝国作为绝对的核心,自然是捞了一个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流油。
可惜的是,辛丑条约签订的时候,朱尔典只是大英帝国驻华办理公使,并非唱主角。
直到1906年才升为驻华特命全权公使。
在大英帝国的政治体系之下,朱尔典这个职位已经是到顶了,没有任何进步空间。但是,这并不代表朱尔典就会躺平。
相反,朱尔典太想做出成绩来了。
而所谓的成绩,自然就是为大英帝国?取足够的在华利益。
所以,朱尔典之前曾经大力支持过袁大头登基称帝,而袁大头则是允诺了四项丧权辱国的条件,其中就包括承认吐蕃事实上的“独立”。
然而袁大头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三天,还没等到兑现就倒台了。
这让朱尔典颇为懊恼与失望。
而现在终于又让朱尔典看到了幸福的曙光,尤其是打心眼里认为,那个关东韩老实简直就是献上了一次神助攻。
正是因为有韩老实的存在,才会使得大英帝国的新任首相劳合·乔治大为光火,而国会也认为这是对大英帝国的重大挑衅,进而直接促成了此次出兵干预。
当然,出动两千英军对于大英帝国而言,只是一个不大不小、无关紧要的决策。但是对于此时的中国而言,却无异于在平静的湖水投下一枚炸弹。
朱尔典不能不亢奋,因为只有如此,才会让他拥有足够宽敞的表演舞台,且看他如何极限操作,为大英帝国的日不落事业添砖加瓦。
在朱尔典看来,那韩老实简直是太可爱了,真应该给他颁发一个大大的奖章。
唯一让朱尔典有些不满意的是,那韩老实过于狡诈,始终没能抓到踪迹。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特别是此人极为擅长刺杀,这要是抽冷子给他来一下,也确实是挺要命的。
所以,不得不防啊!
于是,朱尔典特地请求负责本次特别军事行动的格兰特少将派了两个连,负责大使馆的防卫工作。
这两个连都算是精锐部队,包括一个掷弹兵近卫连,还有一个游骑兵连。
掷弹兵近卫连依托公使馆的固定工事,可保安全无虞。
而游骑兵连则是可以作为机动,随时发起奔袭。
简直就是完美搭配。
当然,格兰特少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需要将逮捕回来的黎元洪放在公使馆看管。
但是这反而让朱尔典感到安稳,因为黎元洪属于是对付韩老实的一张牌。
而这张牌放在公使馆,自然就可以让他掌握主动。
甚至以此为饵,顺利的钓来韩老实,犹未可知!
结果这里部署的兵力,最先派上用场的却是驱散示威抗议的学生。
骑着高头大马的游骑兵,反复冲击两个来回,都不需要开枪,也不需要挥舞棍棒、马鞭子,单纯依靠战马的冲撞力道,就完全够用了。
很快,现场没人了。
大英帝国的尊严,岂可有半点蒙尘?
……
在万千思绪与踌躇满志当中,朱尔典在随员与一等秘书的陪同之下,欢快的走出了房门,此行要去一趟六国饭店,参加由清廷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举行的宴会,出席者还包括花旗、日本、法国、俄国的驻华公使。
六国,只把德国排除在外。
当然,即便邀请了,德国公使应该也不会出席,毕竟这玩意还是挺尴尬的。
六国饭店同样是在东交民巷,而且与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