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75章 立祠堂汉王奠忠魂,书牌位遗孤继血食

第275章 立祠堂汉王奠忠魂,书牌位遗孤继血食(6 / 7)

sp;  对于他们来说,战死不可怕,绝嗣也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如今这点最后的遗憾也被江瀚补上,他们再无任何后顾之忧。

    祠堂内外,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在人群中无声地凝聚、升腾.

    礼毕,徐乐安站起身,小脸上满是庄严。

    江瀚站起身,朗声道:

    “今天,皇天后土为证,满堂文武为鉴,你徐乐安,便是徐云山之子,徐家之嗣。”

    徐乐安闻言,转身面向江瀚,再次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用力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甚至磕出了血印。

    “大王仁厚,恩同再造!”

    “小子不敢忘,日后愿为大王结草衔环,执鞭坠镫,以报君恩!”

    “若有违此誓,神怒鬼厌,天诛地灭!”

    江瀚见状,欣慰地点点头,亲自上前将他扶起。

    其实吧,当初江瀚还曾经想过,是不是可以顺手把这些孤儿收为义子。

    毕竟很多帝王将相、农民军首领在起事时,都曾收了不少义子。

    远的有唐末五代盛行的义儿军,近的有朱元璋的义子沐英,就连张献忠麾下也有四大义子。

    这些人,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独挡一方的股肱心腹。

    在创业初期收取义子,确实是快速构建核心班底的有效手段。

    但江瀚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首先,他如今已称汉王,不再是当年四处流窜作战的叛军,身份已然不同。

    广收义子,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特殊政治集团,这些孩子顶着“义子”名头,万一日后骄纵,不易管教,反而可能成为祸患之源。

    其次,从长远看,他希望建立的是基于功勋和制度的健康政权,而非依赖于个人恩宠和血缘的小圈子。

    让这些孩子以阵亡将士后人的身份成长,更能让他们记住根基所在,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政治麻烦。

    对于这些孩子,江瀚已有安排。

    江瀚打算将他们集中安置,统一供养,等年龄到了,再送入官办学堂。

    反正江瀚已经有了地盘,马上就要兴建学堂。

    既然做不了义父,那就做他们的校长。

    经过江瀚的教育后,这群孩子或文或武,必然能成为新政权的忠诚基石和中坚力量。

    徐乐安退下后,仪式继续。

    赵胜一个接一个地念出阵亡将士的信息,而江瀚则是一块块地亲手书写牌位。

    名单很长,足有数千人之多。

    江瀚写得极其认真,手腕很快就感到了酸麻胀痛,但他强忍着不适,坚持每一笔都工工整整。

    一旁的李兴怀见状,上前一步低声请示道:

    “大王,要不……让臣等代为书写?”

    “您也好歇息片刻。”

    江瀚头也没抬,笔下不停,沉声道:

    “不必。”

    “这些都我江瀚的自家兄弟,必须由我亲自来写。”

&nb

最新小说: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藏钟 这个书生有点凶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蒲剧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匪殿下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