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数个时辰的商讨,江瀚终于定下了作战计划。
一共八千多人的大军,被江瀚拆分成了三路。
第一路,由李自成、刘国能、李晋王三位首领统兵。
他们将率领本部三千兵马,对上左良玉的昌平兵。
左良玉的部队应该损失不小,江瀚估摸着最多也就一千多人左右。
而李自成这几部人马,在之前的夜袭中损失较小,其中还有不少战兵,是江瀚在汾阳府专门训练过的。
想必三比一的兵力,李自成应该能挡住左良玉吧?
江瀚对他们不报太大的希望,唯一的要求就是逼退左良玉,不必死战,更不可深追。
只要能把左良玉远远地驱离茅津渡附近,让他无法增援就行。
第二路,也是三千人,由张天琳领兵,带着那些实力较弱的小首领,佯攻陕州城。
这一路除了张天琳本部的一千战兵外,另外的小两千人,除了七八百辅兵之流,剩下的基本以伤员居多。
江瀚严令这支部队,只需将陕州城围住,摆出攻城的架势,逼迫城内官员向外求援即可。
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看住城门,不让城内的乡勇卫军出来搅局。
当然了,以大明卫所里那帮老弱病残的德性,借他们几个胆子,他们大概率也不敢出城野战。
江瀚还特意调拨了五门重炮,以及十几门小炮给张天琳,叮嘱他一定要把声势做足。
第三路,则由江瀚亲率两千精锐,趁着夜色,渡过黄河,静待官军援兵到来。
任务既定,三路大军各司其职,找上了自己的对手。
轰!轰!轰.
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响,张天琳率部向陕州城发起了进攻。
此战他的任务最为轻松,只需要拦住城里的卫军就行,所以他干脆就带了本部的一千多战兵在城下列阵,鼓噪声势。
其余的一应伤员,伤势重的留在营寨里,剩余的也拉了过来,站在军阵后方,以壮声威。
张天琳这边倒是轻松,但城里头的史记言可就不一样了。
听着城外传来震天的炮响以及喊杀声,史记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衙门里团团乱转。
“快!快派人,找个狗洞钻出去!”
“多派几个人,去找左总兵、曹总兵,请他们立刻带兵支援陕州!”
下完命令,他又一头冲出府衙,直奔指挥使张琛的府邸。
张琛这些日子,一直窝在家里“养病”,好不快活。
当初贼兵过河,他第一时间就躺在了床上闭门谢客。
可现在,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满城百姓的恐慌,让他再也无法装聋作哑。
贼兵在野外晃荡,那是几位边军将帅的事情,与他张琛无关。
可若是贼兵攻城,他作为本地卫所的最高武官,一旦城池失守,第一个被问责就是他。
“张指挥!贼兵已经开始攻城了,你还要继续躲在这里装病吗?”
史记言带着人,连拍带踹,几乎是硬生生的冲开了张府的大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