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598章 本王见你也要排队!

第598章 本王见你也要排队!(1 / 4)

    扁舟轻摇,缓缓驶入荷花渡,在一片绿意盎然中穿行。

    目光所及,尽是亭亭如盖的荷叶,高低错落,密密匝匝地铺满了整个水面。

    在这无边的碧色之中,点缀着无数娇嫩的荷花。

    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洒下,在墨绿的水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晶莹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如同珍珠般闪闪发光,随着小舟驶过带起的细微涟漪,水珠倏忽滑落,荡开一圈圈小小的波纹。

    扁舟压过荷叶,偶尔发出咯吱的动静。

    太阳晒的人懒洋洋的,许靖央也许久没有......

    风雪在荒原上卷起千层沙砾,吹过废弃矿场的铁门,发出如鬼哭般的呜咽。那道斗笠身影缓缓站起,炭笔落地,碎成两截。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铜铃,轻轻一晃,铃声低沉幽远,竟与数百里外归心岭上的童问钟遥相呼应,只是频率微偏,像是刻意模仿却又暗藏异调。

    “她以为烧了钟谱、毁了谐心仪,就能斩断‘音’的传承?”那人冷笑,声音嘶哑如锈铁摩擦,“可声音不在器中,而在人心深处对安宁的渴望。只要这世道还有痛,还有乱,还有人不愿承担自由的代价……我们便永远不会消亡。”

    他将铜铃收入袖中,转身走入矿洞深处。洞壁潮湿阴冷,却刻满了密密麻麻的音律符号,与《控言录》残篇中的记号如出一辙。每隔十步,便有一具枯骨盘坐于地,双手交叠置于膝上,仿佛临终仍在修行某种冥想之法。这些是“静语书院”的遗徒,十七年来隐姓埋名,以命续音,只为等一个重启之日。

    洞底尽头,是一间封闭石室。墙上悬挂着一幅褪色画卷:九座高塔环立一座巨钟,钟下跪伏万千百姓,头顶皆有细线牵连至钟体,宛如提线木偶。画旁题字??**“九镇归流,万籁俱寂”**。

    斗笠人点燃三支香,插于石案之上,而后跪下,低声诵念:“师尊徐景和,弟子周承业幸存至今,未敢忘志。今虽身残形毁,心火不灭。谐心仪虽毁,然十二共鸣石已散入民间,化作十二‘安魂器’,藏于市井之间。一为茶壶鸣音,二为绣鞋踏板,三为书斋挂铃……皆以日常之物为壳,摄心之律为核。”

    他顿了顿,抬手揭开斗笠,露出整张被烈火焚毁的脸??左眼早已失明,右眼却亮得骇人,瞳孔深处似有波纹流转,竟与黑玉片上的纹路隐隐相合。

    “我曾是你母亲最信任的乐师。”他对着虚空低语,“她教我辨惑笛的真音,却不知我也听懂了镇妄钟的伪律。当她说要毁去钟谱时,我便知道,真正的秩序不能靠一人良知维系,而需千万人自愿沉睡。”

    他起身,推开石室暗门。内里赫然陈列十二具小型音器,形态各异,却皆能发出极细微的共振波。其中一具形如婴儿摇床,正是近日南方某富户家中所用之物,已有三名幼童夜夜啼哭不止,直至精神涣散;另一具则是京城贵妇流行的熏香炉,点燃后香气与特定音律结合,令人渐生顺从之意。

    “阿七啊阿七,你以真实之音唤醒世人,殊不知真实太过锋利,割得人心流血。人们终将厌倦追问,终将渴望闭眼。”他轻抚那具熏香炉,嘴角再次扬起,“我会让你亲眼看着,他们如何主动戴上沉默的枷锁。”

    与此同时,京城思辨学堂结业典礼刚散,街头巷尾仍回荡着孩童齐诵《问心录》的清亮之声。阿七乘轿返回府邸,途中忽觉耳畔一阵刺痒,似有极细的嗡鸣钻入颅内。她猛然掀开轿帘,四顾无人,唯有街角一名卖糖人的老翁正悠悠吹奏竹笛,曲调平和,却让她心头莫名发紧。

    “停轿。”她低喝。

    侍卫立刻围拢。待逼近那老翁时,老人已收笛入袖,笑呵呵递上一支糖龙:“小姐面善,送你一支甜头,愿你一生无忧。”

    阿七盯着他袖口露出的一线青布,纹样竟是波浪形,与黑玉片如出一辙。她不动声色接过糖龙,指尖却悄然弹出一根银针,刺入糖中。片刻后,银针变黑。

    

最新小说: 铁血巾帼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 今生只为你 隐世大佬下山,为所欲为一路横推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都市修真便利店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