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桌被狠狠拍得震颤。
中尉声音陡然冰寒:\"现在是谁在问话?搞清楚你坐在什么地方!\"
罗伯特肩头猛地一颤,下意识往椅背靠去。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有些疑惑......\"
中尉从鼻腔里哼出一声,将记录的笔记收起:\"问话到此为止。这几天你就待在这儿,一日三餐有人负责送。\"
\"最好别打逃跑的主意——门口士兵的枪,可不会跟你讲道理。\"
\"我明白,绝对不会。\"罗伯特点头保证道。
随后中尉向罗伯特逐条交代了注意事项,末了便带着手下离开了禁闭室。
罗伯特环顾四周,确认环境后,躺到床上。
他望着天花板,开始琢磨这些人的来历——他们到底是什么背景?
可翻来覆去想了许久,始终没有头绪。
不过有件事让他宽慰: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至少,他身处这座看起来固若金汤的军事基地里。
这样一来,总算不用再像从前那样,整日活得提心吊胆。
只是不知山姆如今怎样了。他心里头实实在在惦记着山姆,生怕它被人从基地里赶出去。
毕竟眼下正是物资匮乏的年月,人类连填饱肚子都成难题,谁还会匀出多余的口粮给一条狗呢?
念及此,罗伯特坐起身走到禁闭室门前,朝门口值守的士兵开了口:“伙计,能问你件事吗?”
可那士兵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径直把他当空气。
罗伯特瞧这情形,也明白找门口的守卫搭话是指望不上了,只好想着等刚才那位军官再来时,再打听山姆的下落。
——过渡线——
与此同时,中尉已将罗伯特的审问记录呈交给上级——参谋部的作战参谋。
作战参谋快速浏览完记录,又将其转呈参谋长,最终递到了旅长卢伯明手中。
卢伯明翻看了罗伯特的生平资料,并未觉得有何特别。
即便对方是病原体专家,在他看来,也未必比得上帝国专业的科研人员,至多算是本地的普通“土着”。
“老卢,这罗伯特就一直关在禁闭室?”政委王伦问道。
“先关上几天观察着,”卢伯明语气淡然,“我可不想让一个本地‘土着’在基地里随便走动。等过几日,咱们建个专门收容本地土着的场所,到时候把他送过去。”
王伦点头赞同:“这法子可行。”
“行了,一个本地土着犯不着咱们多费心思,”卢伯明话锋一转,“各营的行动进展如何?”
“按各营长上报的数据,”王伦回应道,“目前已经清剿了数十个‘夜魔’巢穴,保守估计歼灭数量超过千人。”
听到这个数据,卢伯明满意地点了点头。
夜魔巢穴分布零散,大多是规模极小的据点,往往相隔几个街区才能找到一两个,每个巢穴里的夜魔不过几十只。
更何况,清剿行动才开展两小时。
按这势头,日落前战果翻倍不在话下。
而且他记得元首提供的资料里提过,夜魔群体中有首领坐镇。
一旦首领被除,其他夜魔便不足为惧。
恰巧帝国科研院的傅老不久前发来消息,希望部队能捕捉几只夜魔活体用于研究。
要是能擒住夜魔首领,科研院那边必然大为满意。
想到这儿,卢伯明转头吩咐参谋长于顺:“老于,你从作战营里挑个尖刀连,看看能不能在日落之前抓几只活夜魔回来。”
“记住,最好能直接把夜魔首领拿下。”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于顺应声领命。
不多时,于顺从八个作战营里敲定了3营尖刀四连。
选中这支队伍并非偶然。
全连官兵都出身于平定南高丽生化危机的黑色守望部队,论对付变异生物,他们经验老道,抓捕夜魔首领可谓“专业对口”。
卢伯明翻看尖刀四连的作战履历后,当即拍板:“就派四连去,再调一个装甲连和旅部陆航团配合行动。”
“是!”接到指令,尖刀四连迅速与六营装甲二连会合,朝着纽约市区腹地进发。
旅部直属陆航团则原地待命,一旦前方有需求,武装直升机随时升空支援。
与此同时,尖刀四连与装甲二连的车队在纽约纵横交错的街道间穿行。
车载生命雷达持续扫描着两侧建筑。
既然目标是夜魔首领,那它盘踞的巢穴必然聚集着最多的夜魔,只需通过生命信号强弱排查,就能锁定线索。
很快,一栋被塑料膜严密封裹、墙面上喷涂着生化警示符号的大楼进入视野。
生命雷达的屏幕上,代表生命信号的光点密集闪烁。
大楼内部竟盘踞着数百只夜魔,数量远超此前发现的所有巢穴。
这极可能就是夜魔首领的老巢。
不过眼下只是推测,真相如何,还得靠行动验证。
于是,四连连长杜毅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