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的防御力量在这突如其来的强大攻势下,显得有些猝不及防,防线在短时间内便承受着巨大压力。
短短数个小时,东斯拉维亚军队凭借凌厉的闪电战,如疾风骤雨般成功突进至首都基府附近,同时迅速占领了赫尔松等城市。
局势急转直下,克兰共和国军队一时间陷入被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克兰共和国无奈之下,只得迅速收拢兵线,将大量兵力紧急投入到基府,试图凭借城市复杂的地形,与东斯拉维亚军队展开激烈的巷战。
期望以此来迟滞东斯拉维亚军的进攻步伐,为局势的扭转争取一丝生机。
这一策略,确实给原本势如破竹的东斯拉维亚军队迎头一击。
东斯拉维亚军队起初满心以为,这场战事会如玄鸟军武与他国交锋那般,在短短数小时内便宣告结束。
然而,对自己实力的严重误判以及克兰共和国军在基府的顽强抵抗,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节奏,使其错失了最佳战机。
趁此间隙,缓过劲来的克兰共和国军迅速组织力量,开始对深入的东斯拉维亚军队实施包围。
眼见战机已失,东斯拉维亚前线指挥官虽心有不甘,但无奈之下,也只能果断下达命令,进行战略撤退,以避免陷入更为不利的境地。
成功赢得基府保卫战的克兰共和国军,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乘胜追击。
而是迅速调整战略,集中精力稳固防线,时刻准备迎接东斯拉维亚军的下一次猛烈反扑。
但局势并未如克兰共和国军所料发展。
东斯拉维亚军并未再次尝试进攻,以图占领基府。
相反,他们有序地退守至已占领区域,与克兰共和国军形成对峙态势。
对于克兰共和国军高层而言,当前这种对峙态势,无疑是喜从天降。
他们心里清楚,此刻最急需的便是时间。
借着这难得的喘息之机,克兰共和国军迅速展开行动。
一方面马不停蹄地从各地调集军队,充实前线兵力;另一方面,加急调配各类装备,力求武装到每一位士兵。
同时,克兰共和国军高层积极与泛大西洋军事协作联盟取得联系,迫切寻求援助。
期望借助联盟的力量,增强自身实力,以应对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