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久未见的弟弟伍万里时,绽放出了由衷的笑容。
“爹!娘!”
伍千里声音洪亮,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前来,先是用力握住了父亲粗糙干裂的手,又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了一下有些佝偻的母亲。
他像小时候一样,把头埋在母亲肩膀上蹭了蹭。
这个习惯性的动作,让原本还有些为刚才变故不安的伍母瞬间泪湿了眼眶。
“千里!我的儿啊!”
伍母紧紧回抱着二儿子,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伍父也使劲拍着二儿子的臂膀,嘴唇哆嗦着,眼眶发热,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好!好!都好好的……都好好的就成啊!”
从长子为国捐躯,到二子三子先后奔赴朝鲜,他们这大半年、甚至可以说抗战以来的许多年,哪一天不是提心吊胆
如今两个儿子都全须全尾地站在眼前,这比任何功勋牌匾都更能让他们那颗饱受煎熬的心落回实处。
伍万里看着哥哥和父母相拥的画面,心头也是一阵滚烫。
他走上前,脸上带着同样深刻的笑容,也用力拥抱了一下大哥:“哥!”
千言万语尽在这一声呼唤中。
伍千里用力回抱,结实的手臂勒得伍万里骨头都隐隐作响:“好小子!真行!没给咱家丢脸!”
一家人短暂沉浸在团聚的巨大喜悦中。
伍母拉着伍千里的手上下打量:“黑了,壮实了!这肩上的伤……要紧不”
“没事娘!皮外伤!结实着呢!”
伍千里大大咧咧地挥挥手道。
伍十里则用赞叹的目光看着伍万里道:“万里啊!咱是真没想到!从小你就是个小痞子,倔的很……谁能知道!
你能打鬼子,打美国鬼子的将军!还能打到……打到那个啥城
还让上面奖了你那么老大一副毛笔字!
伟大的人民英雄伍万里!
县里都传遍了!
专门给你这幅字修了个大牌坊!
可气派了!
咱老伍家祖坟上冒青烟了啊!
你看,这是县里托人捎给你的信,说是感谢信,还要登报!
牌坊的照片也在里头哩!”
伍万里接过那张带着父亲体温的信纸,上面是工整的毛笔字,充满了地方的嘉许和自豪。
他心头暖流涌动,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这“人民英雄”四个字,不仅仅是给他的,更是给千万牺牲战友英灵的勋章。
“爹,娘,这是咱们整个志愿军的战士一起打的功劳。”
伍万里诚恳地说道。
“那是!那是!
都得是英雄好汉!
不然咱新中国咋能打赢美帝国主义
不过,我家万里就是这里头最亮的那颗星!
谁也盖不过去!”
伍父连连点头道。
朴实的渔民父亲,表达自豪的方式简单又直接。
“你小子!当初偷摸跟我车跑出来那会儿,我就知道你是个闯祸精!
谁晓得你闯下的不是小祸,是把美国鬼子老窝都要捅破的滔天大祸!
真能耐了!说你是英雄,那是一点不掺假!
不过啊,爹娘在家惦记得不行,原本指望着打完长津湖就把你弄回去,好好在老家给他说个媳妇,早点续上咱老伍家的香火才是正经!
看看大哥……唉……
谁曾想,你小子翅膀硬了,飞得太高太远,咱这当哥的也拴不住咯!”
伍千里笑着插话,亲昵地一拳擂在伍万里胸口道。
“唉!
你哥说得在理。
国家需要,咱当爹娘的再不舍得,也不能拦着!
咱们老伍家三个儿子,老大走了,老二老三在,就得接着扛枪打仗!
这国家……总得有人守着!
咱懂!懂这个理儿!”
伍父重重地叹了口气,接过话茬,慈爱又无奈地看着小儿子道。
然而,伍母的眼圈又红了,她拉住伍万里的手,声音哽咽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慈母心声道:“万里啊,打仗……娘晓得轻重……
但你也看到,你大哥没了……
娘这心里……就盼着你和你哥都能好好的。
你哥都当师长的人了,你更是这么大出息……
可、可这成家立业真不能耽搁了呀
找个好姑娘,安安稳稳的,让娘……
让娘早点抱上孙子,家里头也热闹点,安心点啊……”
“对对对!
国事家事两不耽误嘛!
你哥是得抓紧,你也老大不小了!
那县里的牌坊立着,十里八乡的好姑娘还不得排着队”
伍父立刻接上老伴儿的话,眼神也变得热切起来道。
就在这伍家父母殷切目光的聚焦下,尤其是那句“找好姑娘”、“抱孙子”刚刚落地的瞬间。
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借着照顾的名义没有离开的安静,正提起一个略显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