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杨家军成(1 / 2)

大宋枢密院的兵力计数方式以营为单位,一营五百人。

定边军有禁军十营,厢军五十营,其他番军乡军若干。定边五千禁军和两万五千厢军,哪怕这些厢军战力高估一点,这在枢密院也不算大事。真正让中枢对杨家有疑虑的是番军乡军若干,这个若干不是枢密院不关注,而是的确没有个准确数字。

杨元奇调整军队就是在于此,这个若干他自己临战都得问具体统兵之将,造成这个原因的本身就在于他自己,在朝堂序列中,比如清风寨厢军五千,实际这支厢军可能只有三千,五千厢军的费用养三千兵员,战力的提升就在于此。其他不足的只能杨家自己贴,这也造成了参谋司的账目琳琅满目。最初问题不大,当杨家军扩大,这笔账目就越来越难管理,张清所谓专管天波府账目,实则大半人的得算到参谋司,至于天波府本身开支,倒是丢给了当年的李老鸨。

杨元奇思虑再三,想做一个彻底的调整,把整体理顺来。这样还能给枢密院一个交代,他父亲杨兴武这个知定边会好做很多。

杨元奇设定边军司,杨兴武和其他朝廷委派官员作为作为这个司的总领机构。

定边军司:杨兴武、扈三娘(杨元奇)、朝堂其他委派官员。

军司直属机构四个分司和几支直属军队。

训导分司:燕小乙、扈成、箫让(定边监军参军)

参谋分司:吴用、朱武

后勤分司:朱应、杨震、张清(财务)

战情分司:戴宗(战场情报为主,也是和杨家情报司的对接口。)

军司直属侦骑营:燕小乙(兼)。满编一营三百人,全骑兵。这是杨家军唯一成建制的骑兵队伍,杨家也就能凑齐这些骑兵,其他各部还需要大量哨骑。

军司直属护卫营:朱武(兼)。满编三营一千五百人。

军司直属监军营:杨震(兼)。满编一营五百人。

军司直属治疗营:安道全。满编一营五百人。其中,只有一百人为战士,其他更多是医疗兵,所有大夫医师军纳入该营。统筹调配各军军医。

后勤预备军:满编十营五千人,指挥使:朱应(兼)。这在朝廷编制中为乡军。

军司下设各军部。

定边一军:满编十营五千人,正副指挥使:杨再兴、扈刀

定边二军:满编十营五千人,正副指挥使:董平、索智

清寨军:满编六营三千人,指挥使:武松

风寨军:满编六营三千人,指挥使:杨志

明寨军:满编六营三千人,指挥使:杨雄

月寨军:满编六营三千人,指挥使:花荣

定边军司下设直属分司和军副指挥以上军官天然进入定边军司。

前面定边两军汉族和横山族比例2:1,后面四个寨军却是1:2,给朝廷上报前面两军为禁军编制,后面四军为厢军编制(上报满编为五千人,厢军开支不足,为保证其战力只能养三千人)。

零零总总整个定边军司下属军队三万余人。在朝堂眼中,这里能战的禁军一万有余,其他两万多兵更为辅助军。在杨元奇眼中,这三万多人都是敢战之士。当然在朝廷编制里,定边州还有五营两千五百禁军,由张伯奋统领。至于渭州索超刘唐部,满编十营五千禁军,那是另外一支军队。

……

天波杨府情报司做了一个重大调整,李师师把情报司责任人给到裴宣,裴宣并非情报出身,和情报又打过交道,关键他作为杨家军曾经的监军对情报体系不规行为很有威慑力。

裴宣组天波府护卫都百人,这是一个拥有武力的队伍,他把这支情报司最想抓在手里的队伍直接给到天波府。

裴宣甚至把自己从情报司独立出来,即除去人事财务,他不管具体情报工作,情报司各条线责任人该把情报送谁就谁,他只监督情报是否送达,对其本身内容不做甄别。

杨元奇觉得或许这才他对情报体系一直想表达的东西。

……

仁多阿南来拜会杨元奇的时候,定边军正在做如火如荼的调整,各部充实人手,委任各级都头对正,调整兵员。这种大规模的人员调动,进行得井井有条。

杨元奇带着仁多阿南随便看了几处,他就是示威,他需要对面盐州清楚,定边杨家有实力守在定边,也有能力给他们麻烦。

杨元奇直接开出条件,在盐州和定边之间大片平地划拉出一条线,说道:“盐州部队不能越过这条线,任何时候!”

仁多阿南问:“这条线对杨家是否有效?”虽然这条线更靠近盐州,但他觉得杨家实在有资格这么划。他需要的是杨家等同做出承诺。

杨元奇道:“如果宋夏全方位开战,杨家做不到。”

仁多阿南回:“仁多家族亦然如此。”

杨元奇摇头:“不!我刚刚说是任何时候!”

仁多阿南怒道:“宋夏之争,杨家得领命,我仁多家族就不需要依命行事?”

杨元奇道:“我认为杨家可以,你要认为仁多家族可以那请便,不过杨家那时候会把目标集

最新小说: 回到汉朝当大佬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灭世魔龙三岁半 九娘 火烧黎明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不学鸳鸯老 背欺里火宿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破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