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号,人艺“纪念曹禺先生诞辰98周年话剧汇演”活动在人艺剧院拉开序幕。
因为不是整数年的诞辰纪念,也不同于人艺其他文艺汇演的多轮次售票,像是电影上画一样,这次的纪念活动只持续一个星期,每天上下午各一场。
出于吸引观众和话题炒作考虑,张合平、濮存心等人拍板,把刘伊妃的《日出》放在了第一场。
前者被调入人艺,本来就承担着人艺的市场化职能,合理利用自家演员的名气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况且以张合平和路宽的关系,这也是把小刘当做角儿来捧,期待她的演出开门红。
上午9点,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首都剧院西侧配楼的大剧场座无虚席。
路宽特地从鄂省赶回来,谢进追悼会第二天,他跟老谋子一起在宜昌勘了几天的景,《山楂树之恋》的前期工作已经就绪,已经有一些配角的戏份开拍了。
等的就是他和小刘这对男女主角。
说起来,路老板还是第一次来人艺看演出。
经典的1000多座的马蹄形剧场、深红色绒面座椅,背景已经变成了简约的民国风格书房布景。
张合平看着四下打量的路宽笑道:“怎么样大首富?我们这场地还可以吧?”
路老板皱眉调侃他:“老张,你这话就不合适了,艺术殿堂怎么把我叫得这么铜臭味十足?实在不行喊一声路老师也行的。”
张合平感慨:“要能让小刘长期在人艺参加排练、演出,你就是喊我小张又如何?”
“别别别,你快别折煞我了,说出去都让人笑话!”路老板慌不迭地摆手,又笑着揶揄:“不过你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点——”
“一个月给我老婆发3000多块钱工资,还想让她给你们人艺打长工,人在《山楂树之恋》里片酬都1500万起步好不好?”
“你要再这么会做生意,我可要把你挖到问界去了啊?”
张合平哈哈大笑,不过转瞬又带了些苦色。
“奥运之后我基本都扑在人艺工作上了,我们内部有些改革方案,也是奔着市场化路线去的,你有空给我们指导下?”
路老板笑道:“指导谈不上,闲聊天可以,我出出馊主意,你们自己定。”
“你看啊——”张合平不愿放过这个机会,文艺和商业结合这一块他还没见过比这位还精通的:
“我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演员待遇的提高,宋丹丹和老濮他们这些老人最高,每场3000块左右。”
“第二个是分场导演制的试验,我们实在不能再依靠这几个老导演了,说点儿不好听的,他们哪一天身体抱恙了,咱的戏都排不起来,那不急人?”
路宽沉吟了几秒,把声音压得更低了:“你这就像泛亚电影学院一样,培养的是另一条市场化路子的话剧导演。”
“人艺有人艺的特殊性,这一块看怎么转圜了,但我看林兆华导演、顾威导演几位都还是很有风格的,不至于怎么样。”
张合平咋舌:“这还真说不好,老同志们有格局的多,但不开明的也不少,就看工作怎么做了。”
“我有个主意。”
“你说。”
路老板开始夹带私货:“培养新导演的阻力大,那就从阻力小的地方入手。”
“你看,老冯之前跟的是夏淳老先生,后来跟的是林兆华导演,你从这些扛鼎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