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见闻(2 / 4)

再用2D CNN提取特征。”

    “余总应该知道激光雷达对计算资源的要求很高,我们目前考虑是用两阶段处理策略,高频低精度的实时位姿估计,低频高精度的全局地图优化,这样就能平衡计算资源和精度需求。”

    余凯这会念头转得极快,立即说道:“这样多阶段处理框架下模块间的信息割裂与动态场景适应性不足是很棘手的问题,一个动态场景里,前一帧的点云分割错误就会导致后续帧的目标跟踪轨迹偏移。”

    “点云稀疏吧,体素化处理就进一步降低了分辨率,影响目标检测精度,模块处理吧,又会重复计算,计算资源的利用上存在结构问题。”

    他看着凝神的李一帆,探讨道:“我觉得还是需要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听说斯坦福那边在搞直接处理原始点云的路径,是考虑对称函数建模来解决点云无序性问题。”

    李一帆下意识的挑眉:“这就直接改变主流点云处理的技术路径了!”

    余凯点头:“是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搞成,要是能搞成,还是很有里程碑的意义的。”

    两人探讨交流的语速很快,聊的又是行业最顶尖的开拓。

    俞兴插不上话,只倚在车头前默默抽烟,琢磨余副院长这一趟所能透露的意义。

    他知道百度在AI方面的黄埔军校,也考虑过积极的引进,但没感觉到现阶段的迫切需求,不过,从余凯的表现来看,百度的“赶早集”属性怕不是又想发作了。

    半晌之后,余凯的谈兴终于有所满足,再次看向俞总,还是忍不住的说道:“俞总,你们怎么现在就搞这样的东西了?”

    俞兴反问:“不该搞吗?余总要是感兴趣,我们这边中午可以抽时间开个小会,把实验室的人喊过来一起聊聊。”

    余凯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好,那就打扰了。”

    他在百度渐渐苦闷,好不容易碰见同行者,真像是沙漠里碰见旅人,尽管没瞧见绿洲,心里仍然激动和振奋。

    而且,不同于百度,碳硅集团是一家车企,如此阶段的技术布局,所谋甚大。

    余凯心里痒痒的,干脆直接打电话请了两天假,推迟回京的时间。

    中午小会,余凯过了一把瘾,既有在百度遇到过的问题,也有没遇到过的,既有百度尝试过的方向,也有没考虑的角度。

    毕竟,百度只是家互联网公司,不少地方还没法从实际出发。

    会议在下午一点钟结束,一直没吃的午饭就到食堂解决。

    余凯有俞兴和李一帆作陪,再想着这半天的见闻与交流,仍旧重复着表达了他的感慨:“俞总啊,智能驾驶这一块对大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都必须容忍和接受一群最聪明的头脑做一些流程不好量化、ROI也难以计算的工作。”

    这还是他发自内心的疑惑。

    什么样的大公司在做智能驾驶的研究?

    谷歌,苹果,百度,是这样一批公司在试水。

    而这种公司面临的就是他提到的很严重的问题,方向摸不准,流程搞不透,预期弄不清。

    所以,即便如李艳红,他实际的投入和兴趣也没表面上那么高。

    俞兴瞧着余凯一副不无深情的模样,这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他想了想,往外面指了指:“余总能看到那边的招牌吗?”

    余凯透过窗户往外看,这个角度恰好能看到“碳硅数据公司”的招牌。

  

最新小说: 湖心有个小岛 穿越七零做外贸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 村欲乱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回档少年时 遥雪有期 重回78:从救下妻女开始逆转人生 绛玉珠 你在山海经哪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