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207章 最大明的蒙古人

第207章 最大明的蒙古人(3 / 3)

四叔,确实是不知兵,想管都不知道怎么管。

他的亲信齐、黄等人,也更加重视官僚制度的构建,对于军队同样不懂,也不是那么注重。

紫帐汗国带来的参考资料,和之后的考察报告,确实提供了不少帮助。

但由于没有人去组织和推行,因此,基本上只在名义上进行了军制的统一。

现在欧洲军事最先进的政权,就是紫帐汗国。

所以,吴藩的军制,也受到了他们很大影响。

彼此连接比较紧密的地方,比如莱茵河两岸那些归属不明的村落,或者蒂罗尔山民和山南的城市民兵,当地官府会按照规章,定期组织士卒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操演。

虽然不同编制的名字不一样,但具体手段上,就是模仿紫帐汗国组织军团的方式。

基本上,越正规的明军,看起来就越罗马。

不过,其他地方的执行情况,就不好说了。

而且,还有一些士兵也是例外。

比如蒂罗尔的蒙古人,就并不喜欢当年联合帖木儿对付自己的紫帐汗国。

因此,他们在训练的时候,就坚持使用大明的术语和习惯,还通过锦衣卫获取明朝那边的资料,学习明军正规骑兵的组织方式。

而不是和莱茵人、巴伐利亚人那样,更喜欢用采用罗马的术语和队列习惯等。

时间长了,这也同样成了习惯。

可以说,这些蒙古骑兵,算是吴藩里“大明”

味儿最浓的军队了。

而吴王府真正开始尝试统一军制,都得到这几年了。

而且,这件事的主导者,并不是一直对于军队比较放任的朱允炆,而是这几年逐渐有了名声,开始推动进一步改革的“小吴王”

朱文奎。

大都的吴王府,一开始只有几个人,一把手都能数过来。

到后来,人数逐渐增长,职能渐渐齐全,一路上也遭遇了不少问题。

不过马王妃告诉朱文奎,不用害怕出现挫折,尽管放手去做就行,反正他们有人兜底。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如果闹大了,她就会给其他人说,是朱文奎年少,也没有接受足够的君主教育。

她自己就是个妇人,政治的事情,什么都不懂,也没法去教儿子。

因此,出现错误,实在是没办法,希望大家能够见谅。

这个办法一直都不错。

而且,在这一系列事情的影响——可能还有铁匠工坊的习惯作用下,朱文奎对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已经习以为常了。

虽然整天在外人面前摆架子,但相比于其他王公贵族子弟,他对于承认错误,也没有多少心理压力。

只要现自己有错,他立刻就会试图改正,很少考虑这件事对于自己面子的影响。

在需要改变既有状况,做出改革的时候,也并不太纠结所谓面子问题。

现军队状况还是很草台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试图把各地的练兵标准进一步规范化。

为此,他计划招募一批了解欧洲军队情况、有丰富相关知识的人士,来帮助制定一套适合吴藩此时情况,能够在各地通用的、灵活实用的制度。

在计划里,这个团队的人员,包括专门研究军事历史的学者,有指挥经验和研究思路的佣兵将军,以及在欧洲各处都有作战经历的老兵。

不过,吴王府当时的经费过于拮据,导致计划一砍再砍。

最后,只通过别人推荐,聘请了杰士卡等寥寥几人,任务也削减成了给新兵的训练,编纂更可行的操典——现在颇受朱文奎信任,统帅各部兵马的老杨,反而是那会儿请来,专门做军队文职工作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贾二虎的妖孽人生贾大龙贾二虎 换亲绝嗣战王,她一胎三宝赢麻了 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在同学综艺当对照组 论情花天女的求生之路 霍格沃茨开局被邓布利多盯上了 四合院之最强九十五号大院 穿成女配输血包?姐跳出剧情自己过 [全职高手]拿了一个冠军之后还想再拿一个也很正常吧 书里真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