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道衍师父是不是也觉得,欧陆各国和罗马之间的矛盾,或许已经过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因此,也不能完全按照普通的外交方式来应对了。”
朱文奎想了想,说。
“是的。
所以主教阁下在前来寻找王廷的时候,就提前做了布局。
我们能这么快就安排好这一切,也是他的功劳。”
勒贝格说:“后来的展,和他的预估差不多。
波兰人果然选择了向东西进军。”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波兰议会这次以很快的度达成了一致,表了一份公告,决定向紫帐汗国和他的附属势力开战。
但先打哪个方向,执政者们并没有立刻形成共识。”
“相比于贵族,国王瓦迪斯瓦夫雅盖沃更希望向东进攻,联合立陶宛,先出兵攻打罗斯地区。
您知道的,这个所谓的波兰国王,其实一直没能得到贵族们的共同认可。
这些贵族一向桀骜不驯,哪怕当年强大的‘大路易’,也只能在镇压几次反叛之后,借着胜势,通过各种妥协和谈判,让反对派的贵族们暂时承认现状。
而立陶宛来的瓦迪斯瓦夫雅盖沃,根基就更加不稳了。”
“贵族们总是看不起他,觉得他骨子里就是个异教徒,不比紫帐汗国好哪去。
因此,大家总是出于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反对他,没事儿就给他找点麻烦。
作为应对,他迫切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
“现在很多贵族指责他,说他更关心自己出身的立陶宛,都不怎么管波兰这边的事情,不是个称职的国王。
所以,为了拉近他名下,波兰和立陶宛两个王国之间的关系,最好能找个他可以出手并取胜的敌人,而且立陶宛那边,要能多出些力,才有说服力。”
“所以,他就号召大家,去进攻紫帐汗国最忠实的打手小弟——莫斯科公国。
立陶宛人经常和莫斯科交战,不久前还围攻过几次,对此轻车熟路,因此,也是对他来说最佳的选择。”
“他这个说法,我倒是能理解。
不过我在大都待了这么多年,总感觉,莫斯科也不是‘忠实’就能概括的。”
朱文奎挠挠头:“你们都知道顿河的德米特里吧他可能是莫斯科最出名的大公了。
这个人左右逢源,和所有势力都能交好,也能为了利益和所有势力翻脸动兵,是个枭雄类型的人物。”
“德米特里时代,莫斯科扩张了三分之一的领土,实力完全压过了其他大公国。
而紫帐汗国,虽然一直没有武力介入,但实际上并不太想看到这种失衡的情况出现。
等德米特里死后,他的继承人瓦西里上位,君士坦丁堡方面,就开始资助和支持德米特里的其他儿子们。”
“德米特里有众多儿女,听说过12个人。
老大丹尼尔早夭,老二瓦西里继承了大公之位,而瓦西里的弟弟们中,最有野心的,就是老四尤里。
德米特里的遗嘱里,把兹维尼戈罗德城分给了尤里,让他充当兄长的左膀右臂。
但尤里对此并不太买账,尤其是前段时间,瓦西里生病,尤里甚至公开出来,表达了对他的儿子、小瓦西里的怀疑,认为自己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而尤里背后,据说就有罗马汗廷的支持,因此才那么肆无忌惮,而大公也拿他没办法。”
朱文奎摊摊手:“实际上,尤里已经很久没有住在兹维尼戈罗德城了。
他常年就在大都活动,这些在大都城里的罗斯贵族,甚至都形成了自己的稳定圈子。
我都参加过他们的聚会。”
“一直有传言,这是海伦娜太后时代,就定下来的羁縻策略;还有说法认为,只要瓦西里大公撑不住,尤里肯定会对侄子动手。
所以,要说莫斯科和汗廷的关系有多铁,我是比较怀疑的。
总感觉是波兰、立陶宛人,攻打莫斯科都成了路径依赖了。
这次,怕不也是为了出兵,硬找的理由。”
“口号和实际情况,肯定不完全一样的。”
勒贝格笑道:“要我说,他可能不是冲着莫斯科去的,而是冲着维陶塔斯来的。”
“立陶宛之前一直是个兄弟二人共治状态。
东部地区被哥哥阿尔吉达斯统治,主要是对在对付罗斯人;西部地区被弟弟科斯图蒂斯统治,主要对付帝国和波兰的势力,尤其是条顿骑士团。
他俩之中,又以阿尔吉达斯为。”
“本来,老大公指定的继承人,是他们的幼弟。
但是在科斯图迪斯的帮助下,阿尔吉达斯驱逐了此人,登上大公位置,并在之后四处扩张,最终自封为国王。
因为这重关系,两人关系很好,合作的也很顺利。”
“但阿尔吉达斯死后,他的儿子,也就是这个瓦迪斯瓦夫,很不喜欢这个叔叔。
于是,他和科斯图迪斯的宿敌条顿骑士团秘密谈判,以割让土地为条件,换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