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133章 麦子熟了几千次学会犁地第一次

第133章 麦子熟了几千次学会犁地第一次(3 / 3)

宣称要推行大扎撒,严查部落贵族们,废黜了一大批,都给换成了同姓的黄金家族一系。

反对者打不过他,大部分中立的牧民和小头领则觉得换个汗王好像也没区别。

因此,这套措施迅推行了下去。

但这些新汗王,根基不深,除了个血脉的名头什么都没有。

因此部落的实权,很快落入了朝廷派出的、汗王的“国相”

为的官吏手中。

查干诺沃镇附近这一大片,是萨罕别汗的辖地。

据说他是紫帐汗的远亲,因此受封在这里。

按照制度,查干诺沃镇和周围耕种的村子,属于官署管辖;没人耕种的荒地,则属于萨罕别汗的部落,两边不得相互侵扰。

但是,这里距离前线不算远,因此也有军事任务。

萨罕别汗的军队,两年会轮换一次:第一年,他们会去前线驻扎,和波兰、立陶宛人对峙,执行任务。

第二年,会换下来修整,由其他部落顶上去。

撤换下来的士兵,就可以休息。

军需官会给他们结算军饷和赏金,还会划定时间,允许他们进入城镇采购生活物资,作为福利。

按照规定,查干诺沃镇需要给他们提供后勤支持。

不过,萨罕别汗的军队,纪律却不怎么样。

他们经常借着这个权力,勒索镇子和周围的村民,要求他们提供更多。

只要干得不太过分,北衙军官一般不太管,镇里也不敢反抗。

加上罗斯本地的传统,时间长了,他们甚至形成了习惯。

北边,那些各公国统治下的斯拉夫居民,往往全年都在躺平——反正种多少都被人抢完,不如弃疗。

而在查干诺沃,村民会躺平一年,认真干活一年:萨罕别汗的人去执勤的那一年,他们会拼命干活,尽可能积累更多粮食和产品,然后藏好;等那些兵痞子回来,就正好躺平休息,问就是今年收成不佳,只有这么多,你看着办吧……

双方反而就这样形成了默契。

然而前几年,却突然出了事情。

那一年,当地人按习惯躺平,等着两年一次的勒索。

然而这一年,萨罕别汗却没有出现。

大家都忐忑起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只能继续躺着。

第二年,萨罕别汗依然没有来。

这下,村民开始慌了。

要是他老不来勒索,那自己到底还干不干活了

换做以前,大家无非躺倒死,但现在,人有了点盼头,就终归不想放弃。

不过,规律似乎已经失效了,也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来。

一时间,镇里谣言四起,有人怀疑是罗马那边出事了,有人怀疑是前线打起来了,总之没人觉得是好事。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他亲戚告诉他,萨罕别汗和明斯克人的联军,被波兰人打败了。

他的部落估计已经跑了,波兰人马上要杀过来了。

一时间,镇子内外人心惶惶。

毕竟萨罕别汗也就两年收一次钱,但要是波兰人来了,可就不好说会要些什么了。

很多人甚至开始希望萨罕别汗赶紧来抢一回吧,别一直拖着了,好给人省点心。

到了第三年,教会派人来,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前线又改编制了。

萨罕别汗交出了权力,领了一大笔钱,去大都享福去了。

他的部众,一部分就地转入定耕定牧;一部分不愿改变生活方式的,则在国相的率领下,去东边伏尔加河一代游牧了。

前线的要塞和防线,也被正规军接管。

也就是说,从此开始——包括过去几年,各种政策已经更加正规,不会再有之前的情况了。

就是可能刚改动,制度还是有点乱,没及时通知。

但他们也是离谱,明明也是个小商业中心了,这种事情,居然也没派人去问。

镇子周围的居民,都气得跳脚,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还能忘了说。

多提一句能死啊……

从此之后,他们就天天患得患失,总是觉得周围人在偷偷干活,私自财,就是不带他们。

因此,亚历山大神父提出的教授育种知识的条件,也就会很有分量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火影:从天而降落入柱间怀里 木叶拜师,于斗罗成就六道 成全他和妹妹后,我替嫁,他悔疯 被甩七年后,高岭之花跪求当后爸 胭脂看客 赘婿的万亿遗产:重生后我摊牌了 杀手之王归隐后,血洗都市 李莲花的一百个亲戚 谁教他这么修仙的?张扬 四合院:我老六从不明着对上众禽